•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一带一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图)
专家论坛

“一带一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图)

2019/4/1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9-04-16]
  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在双方领导人的见证下,两国共同签署了中意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之际,“一带一路”倡议下一步如何走、发展机遇在哪里,都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所在。

  中国石油“一带一路”部分项目发展近况
  俄罗斯
  2017年12月和2018年8月,亚马尔LNG项目第一列工艺装置和第二列工艺装置分别投产。2018年7月19日,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中国石油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开启了亚马尔LNG项目向中国供应液化天然气的新篇章。
  波斯湾
  2018年12月12日,伊拉克哈法亚三期举行盛大的投产庆典。这意味着哈法亚三期项目将新增20万桶原油日处理能力,为实现将哈法亚建成年2000万吨级现代化大油田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亚
  2017年6月30日,奇姆肯特炼厂一期工程异构化装置成功投产后,油品质量由改造前的欧Ⅱ标准升级到欧Ⅳ和欧Ⅴ标准,满足了哈国清洁燃料规范的要求。
  二期工程成功投产,使炼厂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环保达标的现代化工厂,原油加工深度和轻质油收率得到大幅提升,将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哈国成品油供应、创造就业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西亚

  布哈希尔海上油田是陆海项目的一部分,开发方案获得双方股东批准后。中国石油集团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2018年3月24日对外宣布,阿布扎比布哈希尔海上油田实现首次采油。5月11日,从阿布扎比Das港完成提油作业的IslandSplendor号油轮起航驶往目的地。这是中国石油在中阿第一个上游合作项目——陆海项目的首次提油作业,标志该项目正式进入投资回收期。

巴西里贝拉项目。戴军 余海 摄影

  2018年,从走出去看,集团公司海外油气权益产量9818万吨;从引进来看,集团公司对外合作项目完成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至此,集团公司开展对外合作30多年来,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超1.2亿吨,有力推动了国内低渗透、非常规、滩海等难动用资源的规模效益安全开发利用。
  合作方式出现新趋势
  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发展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高频词。目前,中国已经和英国、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等近20个发达国家签署了联合声明或谅解备忘录,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3月25日,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也强调要落实好“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示范项目。
  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地区和区域的能源合作的代表理念,同时为世界能源市场稳定和保持活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能源格局变化。
  近年来,国际能源合作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首先表现在能源生产中心加速“西移”,能源消费中心持续“东扩”;随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成功,中东地区油气供应一家独大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全球能源供应中心“西移”,开始呈现出欧佩克、俄罗斯—中亚、北美等多级供应的全新格局。
  全球能源需求将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总量趋于稳定甚至下降,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据APEC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90%的能源需求增长来自亚洲,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气消费地区,使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向东半球偏移。
  供需格局变化,能源合作也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维护共同安全成为能源合作的新理念。全球能源供需互利共赢的需求增加,利益博弈在加剧,国家间正在通过越来越多的多边合作机制协调争端。能源合作的理念,正从保障个体安全逐渐走向共同安全。
  随着国际能源格局变化,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的利益正在分化调整。例如欧佩克仅代表生产方利益、国际能源署主要为经合组织国家代言、唯一包含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内的能源宪章条约则明显倾向于主要发达经济体。这些都难以平衡新时期新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诉求。
  因此,在现阶段,世界亟须新的共同安全体系和治理机制能够将主要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过境国“捆绑”在一起,就能源政策、市场建设、定价机制、运输通道安全等重大问题,形成富有建设性和可持续发展力的新机制。

  中国提出要共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强调强化绿色低碳化建设和绿色低碳化运营管理,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就是这样一种新机制的有效尝试,在具体项目落地和实施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清洁能源在中国未来一次能源需求中的比例将急速上升
  清洁能源合作成绩瞩目
  落实《巴黎协定》贡献低碳发展
  近几年,我国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成绩单令世人瞩目,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建设方面,辐射范围延伸至欧盟、拉美、非洲和大洋洲,“朋友圈”中除了国际组织、国家之外,还出现了地方政府。
  截至2018年5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40多个重大能源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其中电力投资超过1700亿美元,油气等领域投资超过900亿美元。此外,中国还参与沿线25个国家的煤电项目,总装机超过25万兆瓦。
  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加油站、电网建设对外商投资的限制逐步取消;2018年,中国4次自主下调关税,达成17个自贸协定,在24个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区82家,累计投资超过290亿美元。
  能源市场交易机制方面,我国在2018年推出了原油期货,旨在建立亚太地区的原油市场交易,形成基准价格;在天然气方面,我国构建了上海、重庆等全国性的油气交易中心以及新疆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构建亚太地区的天然气交易市场;随着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完成,我国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所说,在我国能源合作迈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历史时期,应充分把握国际能源合作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构建连接世界的能源合作网,着力打造国际能源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下输气量増加,运营更加稳定;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和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继开工进展顺利;中巴经济走廊确定的22项能源领域项目极大改善了巴基斯坦交通基础设施和电力供应,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与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气合作开发和油气管网输送建设,对推动相关国家和区域使用更多的天然气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洁电源建设和输电项目把清洁的二次能源电力直接输送到用户,有助于解决和提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普遍服务和电气化水平。
  电力合作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不断深化,一批中国企业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电源建设以及电网改造和建设。中国与俄罗斯、老挝、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合作以及与巴西、葡萄牙等国的合作都证明了电力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明星”领域。
  中国提出的减碳排放量的目标是在2020年和203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水平下降45%和65%。国家气候变化中心李俊峰主任表示,发展转型与能源变革已经成就了能源系统由煤炭向油气时代的过渡,也将会推动能源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型。
  低碳合作亮点频出
  合作重点趋向天然气贸易
  一个既定的时期内,主要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冲突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多数国家,这种行为叫主要地缘政治矛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董秀成教授说,“地缘政治谈不上新与旧,是一种趋势。”因此,在能源合作方面,如何区分合作重点国家是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国家的天然气供给稳定性、能源发展潜力及相对于中国的地缘优势各异,因此,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天然气贸易合作时,应依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合作,实现能源合作的最大效益。
  天然气贸易地缘优势国包括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及缅甸等,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上与中国邻近,国家内部及外部政治稳定,天然气资源丰富并与中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建有油气管道并与我国签署了天然气贸易合作协议。
  再看地缘优势国,包括卡塔尔及印尼等国。这些国家政局总体较为稳定,天然气资源禀赋好,海上运输距离较近,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天然气,是未来中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应该重点发展和现固。
  天然气贸易发展潜力国包括文莱及阿塞拜疆等,共同点是天然气资源禀赋优异,天然气生产及出口能力在未来将呈现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与中国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关系。这些“潜力股”能够保障中国在未来快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具有较大贸易提升潜力优势。
  对于正处于贸易摩擦中的美国,能源合作仍然具有很强的客观基础。中国和美国在天然气方面互为供需,中国的需求巨大,两国天然气合作可担当平衡贸易逆差、缓解两国关系的调节器。
  随着美国能源革命的成功,油气自给率持续提升,加拿大正在寻找新的出口国。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当抓住这一机会扩大与加拿大的油气合作,提升两国的能源合作水平。同时,IEA数据显示巴西未来的油气产量将会大幅度增加,中国可将其作为天然气贸易的重点合作对象,发挥作为金砖国家优势,加大合作范围。
  此外,“一带一路”这一倡议是沿线各个国家的共同的利益保障,需要保证油气运输路线的关键节点稳定、能源合作的重要国家的多元化发展及能源安全战略的可靠,从而保障天然气稳定及可持续的供应。
  实现高质量,实现绿色清洁发展绝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间接的过程,怎样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当中保持稳定增长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如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所说,大家应该坚定信心,中国的“大国责任”已经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了应有的贡献。(文字除署名外,均为李小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