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土伊天然气纠纷为哪般
专家论坛

土伊天然气纠纷为哪般

2017/2/2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报2017-02-17]
  摘要:土伊双方就“斗气”的核心细节一直“三缄其口”,也许另有触及双方更大核心利益的隐情存在。
  土库曼斯坦、伊朗两国均是产天然气大国,均是国际能源市场上的重要玩家,两国的天然气纠纷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中亚—里海地区国际能源市场带来变数。
  土伊天然气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土库曼斯坦与伊朗互为邻国,共同边界线长992公里,自古两国人民保持有友好关系。历史上,因各种原因有大量土库曼人迁居至伊朗北部和东北部定居。两国1992年建交,在经济、交通和能源等领域合作关系密切。目前,伊朗是土库曼斯坦第四大贸易伙伴。
  伊朗虽然是天然气大国,但伊的气田集中分布在国土南部,因缺乏输运设施南部气源无法运输至北部山区。
  1995年6月,为解决伊朗北部地区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土、伊双方签署天然气买卖协议,率先修建了土-伊天然气管道西线(科尔佩杰—库尔德库伊管道),依靠伊朗资金,1997年该管道建成。该管道全长约200公里(在土境内长140公里),设计最大年输气量为280亿立方米,土总统尼亚佐夫称其为“友谊”管道,土总统尼亚佐夫与伊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就该管道达成25年供气协议。“友谊”管道是土第一条不经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管道,是土实现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的真正开端,通过其可将西土库曼的天然气直接运输伊朗北部。当时,土、伊两国总统还对联合土耳其通过“友谊”管道向西欧供气抱有过极大的热情。
  1997~2009年间,由于西土库曼的气源有限,土方每年通过友谊管道向伊方的供给气量远远满足不了伊北部、东北部居民的最大需求。出于补充西线“友谊”管道供气能力及满足伊朗东北部居民用气的双重需求,2009年,土伊双方达成协议:修建土—伊天然气管道东线(达乌列塔巴德—谢拉赫斯—汉格兰管道管道),土向伊的年供气量增至140亿立方米、后期逐渐达到200亿立方米。2010年1月6日,土—伊天然气管道东线建成通气。该管道全长30.5公里,年供气量为125亿立方米,气源地为东土库曼的超大气田—达乌列塔巴德气田,为双方的年200亿立方米供气计划提供了保障。
  近10年来,土经过东、西两条管线向伊每年的供气量大致情况如下:2005年为40亿立方米,2006年为58亿立方米,2007年为140亿立方米,2011年为60亿立方米,2014年为65亿立方米,2015年为90亿立方米,2016年为45亿立方米。2017年1月1日起,土对伊实行“限制”供气(实质就是停止供气)。土库曼斯坦与伊朗间的天然气贸易为易货贸易,土向伊供气,伊用食品、商品支付或提供技术服务等。
  2015年,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签署后,西方国家取消对伊朗制裁,这为土、伊朗天然气合作带来变数。
  土伊天然气之纷争持续不断
  土伊天然气合作自始至终争端不断,“断气”多次发生,但每次断气时间较为短暂,经过双方协商总会很快恢复供气。
  2008年底,土方曾给伊断气:12月29日土方将供气量减半,日输送量维持在1000万立方米的水平,直至30日下午起彻底停气。土官方对停气原因的解释是因供气设备出现技术故障,而伊方认为断气是为施压伊方接受土方新的天然气价格。
  2012年,土方再次给伊方停气,理由是因管道检修技术原因,但伊方则认为,断气仍是为强压伊方接受涨价。
  自2013年起,土方一直向伊方催收气款欠款,伊方一直未支付。
  2017年1月1日土方再次给伊方断气,双方此次“斗气”引发了国际广泛关注。
  2015年起,土因受油价下跌、西方制裁俄罗斯使土经济受牵连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家财政陷入了窘境。土方依据贸易规则、按正常逻辑出牌,开始不断向伊方索要所拖欠的气款,但是土方期望的正常逻辑结果并没有出现。伊所欠土气款总数大致为45亿美元,伊国家天然气公司没有否认这一点,但强调在伊受制裁期间,在不能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下,伊方已用食品与货物进行了支付,土方在气的质量与数量上违反了合同。
  2012~2016年,土方多次称伊方欠18亿~20亿美元气款多年未支付。2016年8月,伊朗能源部副部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伊方欠款数额为6亿~15亿美元,需要跟土方谈判确定准确欠款数额。伊方的这笔欠款主要形成于2007~2008年,当时伊朗遭遇极寒天气,伊北部地区取暖供气不足,按伊方请求土方增加了临时供气量,伊方抱怨土方借机将气价从40美元/立方米抬高到360美元/立方米。
  自2015年起,随着西方取消对伊朗制裁,伊也逐步打通了国内从南至北的管道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3种能源运输通道,降低了北部地区对土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与此同时,伊能源部官员多次公开称,伊拥有每日产7亿立方米的产气能力,土方供气只占伊国内市场需要的1.5%~2%,伊将不再需要土方供气等等。这些信息或多或少刺激到伊北方的友好邻国,加速了双方矛盾的爆发。
  2016年底,土、伊双方在阿什哈巴德举行谈判,对于此次谈判的细节土方一直保持沉默,但伊方表现活跃。伊方谈判代表团回国以后,不断通过媒体放出风称:“土方索要20亿美元欠款,激怒了伊方,伊方离开了谈判桌终止了谈判,土方在机场将伊方代表拉回谈判桌继续谈判……”“最终土伊双方签署了5年期限的供气合同”等等。这些信息彻底激恼了土方,土方于2017年1月1日终止了向伊方供气。同时,土方罕见地通过土外交部向媒体发布声明,称此前伊方爆料信息不准确,指责伊方消极合作,长期不支付气款,未尽到合同义务,强调土天然气康采恩因缺乏资金维护生产运营,被迫对伊限制供气。
  土外交部声明引起伊国家天然气公司强烈反应,其在自己官方网站刊发声明称:“土外交部的介入明显违背双边的天然气协议,按照双边天然气协议土方应该保障伊朗北部省份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起诉土公司已被排上伊朗的日事议程,就调节拖欠气款之争双方谈判没有达成一致结果,土就终止向伊出口天然气”;“为要求快速支付拖欠气款,土天然气康采恩公然地、以不合逻辑的方式违背协议,终止了对伊供气”。面对伊国家天然气公司的强烈反应,土外交部再次向媒体发表声明,称:“伊国家天然气公司的声明带有倾向性,是不客观的,在偿清土方气款问题上是企图将所有人引入迷局”;“妄称土天然气康采恩供气的质量与数量违背了合同,这与事实不符”;“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不止一次地违背自己所接受的合同义务,违背“收货-付款”的合同基本原则,多年拖欠土方气款”;“‘伊国家天然气公司有关土外交部参与两国公司权益之争是在破坏合同’之言论,是在制造舆论战”等等。土外交部的两次声明,明白无误地向国际社会亮明了自己观点。
  2017年1月1日土给伊断气以后,伊朗能源部紧急调整冬季能源供给计划,增加了国家中部地区天然气田产量,调动国家中、南部气源加大对北方的供应,对外宣称土中断供气未对伊造成严重影响。
  截至目前,伊方仍未向土方支付欠款,土方也未恢复向伊供气,土伊双方的僵持一直持续。
  土伊天然气纠纷背后的利益之争
  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利益永远大于友谊,土、伊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伊朗拖欠土方气款多年不付款,真实目的在于逼迫土方降低气价。
  伊方想低价买气,土方想高价卖气。如果土方在气价上向伊方做出让步,那么土方就得增加对伊供气数量。土方还担心一种情况出现:一旦伊朗建成陆路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后,伊方会将土方低价供应的气高价转卖给土耳其,土方在这条管道上得不到任何利益。
  土伊同为天然气大国,双方在天然气出口方向上有利益冲突。西方解除对伊制裁后,伊方多次宣称:向西将自己的气卖给欧洲、向东卖给巴基斯坦与印度。土方主导的TAPI管线、跨里海管道均与伊方在利益上有冲突。伊方跟俄罗斯站在一边坚决反对修建跨里海管道,当土方进行工程勘察时,伊方派军队进行阻止。TAPI管线终点的印度市场,也是伊方天然气想出口的市场,所以伊方在完成自己国内段的“伊朗—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后,一直在敦促巴基斯坦推进巴段的建设,以此跟土方竞争巴基斯坦与印度市场。因此,伊方想利用一切机会为土方制作混乱,拖住土方天然气多元出口的步伐,伊方拖欠气款不支付也是一种“制敌战术”。
  土伊天然气之争,中国躺着中枪,中国也被扯上关系。国外有分析家认为,中国现在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最大买家,中国拥有多条陆上、海上天然气进口通道,如果土库曼斯坦在气价上对伊朗做出让步,那么中国同样会提出气价问题。
  土伊本次天然气之争,也从侧面印证土国内财政陷入危机的严重程度。土方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索要气款,也是出于国内财政形势所迫。这也说明了,3年前的国际油价暴跌对土经济的冲击尚未消除,土天然气多元出口战略的路还很长。
  土伊双方就“斗气”的核心细节一直“三缄其口”,也许另有触及双方更大核心利益的隐情存在。
  (王四海楚天-中国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