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发改委: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依然偏快
政策法规

国家发改委: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依然偏快

2007/11/6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IValign=center> 
    [中国油气管道网2007年12月21日] 近几年,长输管道以其输送安全、经济、高效的特性,成为继铁路、航空、公路、水运之后的第五大运输方式。但随着管道在役时间的增加,管道腐蚀问题成为困扰长距离管道输送的一大难题。
  由于受检测手段的制约,多数管道的损伤情况无法探测清楚,使维修工作缺乏科学性,导致盲目开挖、盲目报废,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寻找一种经济实用、快速高效的管道检测技术,成为当前管道运营单位亟待解决的难题。
  国外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展了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安全评价。在国外,长输管道检测普遍采用剥离外包层的方式进行,但这种方式的检测成本很高。而漏磁内检测技术虽然是当前针对长输管道干线腐蚀与缺陷检测工作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但在站场等一些无法实施内检测的管段,仍无法进行有效检测。据管道公司沈阳调度中心管道安全处提供的资料显示,仅东部管网的11条管线,总长度共计2400公里,站场有30个,沿途穿越河流、公路、铁路和城镇,腐蚀管道长度约占管道总长度的6%,这些管道由于运行时间长,迫切需要对其现状进行检测和风险评估。
  近年来,随着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出现,使管道腐蚀检测成为可能。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长距离、大范围、相对低成本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实用、经济高效、精确可靠的特点。它的产生机理与薄板中的兰姆波激励机理相类似,是利用超声导波在介质内远距离传输的特性,仅在一个测试点利用导波技术,选择适当的声波模式,就可以对长距离管道进行100%检测。目前,该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检验保温层下石油化工厂的管网系统,并逐步应用到其他无法检测的管道上。
  由于超声导波具有在介质内远距离传输的特性,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成为国内外无损检测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所资料检索显示,目前国内此项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而国外已进入了商业化运营阶段。
  作为国内唯一开展管道技术研发运用的管道科技研究中心,自去年底引进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后,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在不同复杂环境下对不同管输介质、不同防腐层类型、不同缺陷进行实地检测和课题攻关,并跟踪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同时积极与各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使该技术在及早发现隐患、防范泄漏事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科研人员还开展了实验室建设,按照不同功能和用途分为四个检测区,涵盖了管道检测的所有特征,具备了多种检测设备的适用性分析、信号分析、专家系统建立、培训等功能。实验室建成后,其规模和实力将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今年,研究中心分别在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鄯善输气站和忠武管线开展了超声导波检测。科研人员通过对现场管道进行认真调研和深入讨论后,针对站场各种直管段、弯头管段、立管、汇管、旁通管段、埋地管段和震动管段等内检测难以实现的部位,依据工艺流程和各自的特点,使用低频、标准和高频探头等多种传感器,对管体缺陷进行了快速筛查、定位及检测,获得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检出率达到98%。同时,他们还完成了现场设备的初步安装调试,对设备进行了标定和检测信号的分析判别。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天然气输送管道均已开始采用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但由于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在使用上还存在很大的限制,某些方面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据再分析能力对后期评价要求很高,需要二次研发。研究中心正根据当前的需要,与国外有关公司合作,筹建数据库,以提高检测精度,使检测工作更加方便、准确。      可以预测,随着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听诊”输油气管道站场时代的到来,今后将有更多的管道得到及时、高效、全面的检测,管道的安全运营也将得到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