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石油改革将推动“低效油田”开发
政策法规

石油改革将推动“低效油田”开发

2013/11/15 8:52:3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起一根根电线杆,家里装上新电表,跟“电”字沾边的家当也越来越多。

  这个缅甸高中生听说,他所经历的这些变化,与一条管道相关。这个名叫中缅油气管道的新事物,天然气管道始于他的家乡——皎漂,通向他一直听闻却没有去过的中国。

  貌昂缪通的大眼睛所能捕捉的变化,只是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这条连通中缅两国的油气管道,对他的家乡和祖国产生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去年7月28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开始向中国输气。当时,在现场见证这个时刻的缅甸副总统吴年吞表示:“中缅油气管道是参与投资的4个国家互利共赢的项目,将使缅甸的经济、工业化和电气化程度得到提高,对缅甸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这个中缅老百姓眼里的“大工程”,不仅是一条运输能源的通道,对于缅甸而言,还是一笔影响深远的“大单”。

  有了管道,有了电

  至少在大半年前,貌昂缪通那双漂亮的眼睛,一到晚上就会很受累。

  位于缅甸西海岸若开邦的皎漂,过去靠柴油发电厂,不能保证全天供电。他只能在蜡烛光或者煤油灯下做功课,眼睛时常感到干涩。

  缅甸是个整体缺电的国家。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在缅甸全国6000多万人口之中,只有75%的人口享有正常供电。去过缅甸的人,常讲一句玩笑话,“缅甸就是‘免电’嘛”。

  在缅甸,部分偏远农村,每当夜幕像锅盖一样砸下来,整个村庄就陷入黑寂。即使是最大的城市仰光,“免电”的困窘也难以幸免,一到热季,工业区要限电,而五星级酒店大白天也会突然停电。

  没有电,很多缅甸家庭,只能买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自力更生。这个“大块头”发起电来,声音“震天动地”,就像在演奏重金属摇滚乐。噪音可以忍,但柴油机发电的成本比较高,让有些家庭难堪重负。一个皎漂镇的居民抱怨:“用柴油机发电,一天就要用去750毫升的柴油,很贵!”

  看上去,“电”似乎只是影响家里灯火的小问题。事实上,电力是工业时代一个国家的大问题,既被公认为现代经济体进步的基础,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缺电”折射出缅甸经济发展的尴尬现状: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

  在缅甸中部地区行走,沿途可见大片的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然而,当地媒体报道,缅甸每年仍要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进口30万吨、价值约5亿美元的食用棕榈油,其主要原因是本地榨油厂少,而且电力不足难于带动榨油机。

  如今,谋求社会转型的缅甸,对经济发展的渴望程度也与日俱增。《缅甸新光报》报道,政府计划2013~2014年的GDP增幅为8.9%。显然,这个增长的数字绕不开能源问题。去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缅甸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电力等能源需求可能将增加一倍。

  几乎与中缅天然气管道投产的节奏一致,去年9月,皎漂镇上一座天然气发电厂投入运行。这座发电厂将向皎漂及若开邦其他地区供电,预计可实现当地12小时供电。

  作为一个国际化商业项目,相关协议规定,中缅油气管道建成投产之后,缅甸每年可在境内下载200万吨原油和20%输量的天然气。皎漂是天然气管道下载点之一,镇上天然气发电厂的气源就此而来。

  在筹建天然气发电厂的同时,缅甸政府还投资建设皎漂地区的输电线路。这一大手笔中,包括中石油和东南亚原油、天然气两个合资公司一起捐赠的1000万美元。

  准备“高考”的貌昂缪通,终于不用在昏暗的蜡烛光下看书了。对于他而言,解释一条油气管道为何让电表转起来,只是一道简单的物理题。但对缅甸政府来说,如何让这条管道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车轮,是一道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经题。

  缅甸政府有本账。按照有关协议约定,中缅管道项目每年可给缅甸带来账面上的收益,包括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等。

  当然,除了显而易见的“红利”,缅甸更看重长远的收益。缅甸工商协会秘书长凯凯内表示,油气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中缅油气管道对带动和促进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11月,来自皎漂的天然气一进厂,皎色工业区浮法玻璃厂副厂长吴丹森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皎色工业区是缅甸曼德勒省一个重要的工业园区。作为缅甸的经济大省,曼德勒拥有中缅管道天然气分输站。这家由缅甸总统亲自剪彩的玻璃厂,在顺利接气后,于今年1月正式开业投产。

  另一则消息是,貌昂缪通的家乡,中缅天然气管道的首站——皎漂,去年9月被缅甸政府设立为经济特区。

  有了管道,有了水

  没出过远门的貌昂缪通时常想象,海的那边是什么。今年4月,同皎漂隔海相望的马德岛,又要迎来泼水节了。

  很难想象,这个岛上的居民,在过去相当久远的时间里,说是过泼水节,其实是互相往身上抹泥巴。而孩子们都是在泥坑里打滚,欢度他们的泼水节。

  这个孟加拉湾的热带小岛,过去常年缺淡水,吃水都是大问题。当地人介绍,马德岛有人居住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祖辈饮水就靠岛上几口水井贮水,等着老天爷下雨。但是一到旱季,大半年几乎都不滴雨,井水也基本枯竭。

  这种延续多年的境况自两年前开始改变。这一年,作为中缅原油管道的首站,马德岛原油码头开建。来自中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的员工上岛后,修建了一座水库,满足工程用水,也便于村民取水。他们还投资供水系统,为村里铺设了自来水管网,让3000多村民用上自来水。当年,马德岛的泼水节变成真正的泼“水”节了。

  在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缅甸,不仅是处在半原始化的马德岛,即使在经济条件稍好的地区,“水”同样是困扰很多老百姓的大难题。

  地处曼德勒省的皎勃东地区,有个村子名叫建松村,临着公路,有居民的竹屋里还贴着外国明星的海报,似乎预示封闭多年的缅甸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