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巴陵石化参与的两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石油石化科技

巴陵石化参与的两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0/1/14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IValign=left>  在开发上提出了“纵叠平错,底部注水”开发思路,建立了变质岩潜山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系列,搞清了太古界潜山岩石测井响应机理,形成了限产关井优化等“四优”管理模型,解决了水平井复杂多相流流动状态下测量流量和各相组分的难题,兴古潜山14口井日产能力超过百吨,限产关井1443口,创效2188万元,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仪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采油工艺上形成了超稠油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四大技术系列11项单项技术,建立了超稠油不同类型防窜、治窜技术系列,稠油开发技术得到系统整合,水平井注汽技术得到成熟配套,实施各项技术1281井次,增油29.74万吨,获得海外稠油开发合同份额5000多万美元。
  在钻井作业上解决了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工艺井下水平射孔井段温度与压力的动态连续监测问题,获国家专利两项,完善了SAGD油井双管作业技术,形成了国内首创的专用防喷装置。
  此外,形成的蒸汽驱地面集输处里技术系列、LXZ-5000连续管作业机等装置,大幅提高了非油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为主营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支撑。
  荣获一等奖的“兴隆台潜山带结构特征及成因探讨”有效地解决了兴隆台潜山带的地质问题,为辽河油田潜山勘探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兴隆台潜山带勘探成为辽河坳陷,乃至渤海湾油气区太古宇潜山勘探实例中的典范,总体效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且在太古宇潜山内幕油藏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项成果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锆石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紧密结合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深入分析构造演化及结构特征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影响与控制作用,从而揭示了潜山带构造演化与油气藏形成,以及潜山带结构特征与油气藏类型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潜山带的深入研究及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兴隆台潜山带结构特征及成因探讨”等14项荣获一等奖外,另有“辽河坳陷中央凸起陆上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等24项获二等奖,“油井堵水工艺技术在锦州油田的研究与应用”等57项成果获三等奖。
帀场需求度高,还可推广应用到煤气化、聚氯乙烯、乙烯、纯碱、钢渣、天然气及合成气脱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