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5-10-21]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陈青梁茵)经过5年科技攻关,由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主持研发的稠油蒸汽热采井套损治理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0月12日,这个院油井管与管柱研究所负责人韩礼红告诉记者:“新技术成果在新疆油田不同区块8口井中已安全‘服役’4年,均未发生套损。”
蒸汽吞吐是稠油热力开采的主要工艺。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蒸汽热采井套损治理技术获突破
石油石化科技

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蒸汽热采井套损治理技术获突破

2015/10/22 8:46:58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5-10-21]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陈青梁茵)经过5年科技攻关,由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主持研发的稠油蒸汽热采井套损治理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0月12日,这个院油井管与管柱研究所负责人韩礼红告诉记者:“新技术成果在新疆油田不同区块8口井中已安全‘服役’4年,均未发生套损。”
  蒸汽吞吐是稠油热力开采的主要工艺。作为世界性技术难题,热采井套损已成为制约油田经济开发的主要瓶颈之一。近50年来,我国新疆、辽河等主力稠油区的平均套损率约为15%至20%,局部区块达到70%,单井年均综合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
  2010年,管研院结合市场需求,与新疆油田联合开展了现场套损普查,在对套损模式和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针对套管柱全寿命服役安全的应变设计方法和选材技术研究,并与华菱衡钢、渤海装备等企业联合,相继开发出适合不同井深的80SH、90SH、110SH三个钢级专用套管产品和经济型气密封螺纹接头,从而为我国稠油蒸汽热采井套损治理与油田大规模经济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新型成套技术和专用产品。
  据了解,这种基于应变的套管柱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强度设计方法的禁区,以应变为主控参数,允许套管材料发生可控的塑性变形,消耗蒸汽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热应变集中,达到预防套损。同时,通过在材料成分、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对管材塑性进行约束,实现了同一根套管不同部位的强度错配设计,保障了套管柱的全寿命服役安全。
  为确保工程应用有据可依,管研院还及时建立了包括管柱设计方法、选材、螺纹连接及工况适用性评价在内的4项石油行业标准,并依据高温环境下材料的应力松弛效应,取消了传统的预应力固井工艺,有效降低作业成本。
  2011年至今,新疆油田先后有8口稠油蒸汽热采井应用了这项新技术成果,在固井质量合格的条件下,历经14轮次注汽生产跟踪测井分析,无套损发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近日,这项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获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为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加快海洋蒸汽热采井套损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