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5-04-22]在第4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矿场应用已进入第7个年头。“7年来,累计埋存二氧化碳70万吨,阶段埋存率保持在96%以上,保障了长岭高含二氧化碳气田的清洁生产,二氧化碳驱累计增油7.5万吨。”4月20日,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总地质师郑雄杰介绍。
2005年9月25日,位于松辽盆地的长深1井中途裸眼测试,获得">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吉林油田:CCS-EOR技术减碳增油
石油石化科技

吉林油田:CCS-EOR技术减碳增油

2015/4/23 8:58:0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5-04-22]在第4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矿场应用已进入第7个年头。“7年来,累计埋存二氧化碳70万吨,阶段埋存率保持在96%以上,保障了长岭高含二氧化碳气田的清洁生产,二氧化碳驱累计增油7.5万吨。”4月20日,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总地质师郑雄杰介绍。
  2005年9月25日,位于松辽盆地的长深1井中途裸眼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46万立方米,揭开了长岭气田大开发的序幕。就在人们满心欢喜之际,现场技术人员检测发现,这口井二氧化碳含量高达20%以上。
  为履行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为我国效益减排探索新途径,2007年开始,中国石油在吉林油田推进CCS-EOR(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项目,以期达到埋存二氧化碳减排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增效的双重目的。由此,中国第一个天然气脱碳项目在吉林油田正式“落户”,以大情字井油田黑59区块为首块试验田,开展了注入二氧化碳代替水驱提高油田采收率试验。
  长岭气田作为整装高含碳气田,规模利用二氧化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CCS-EOR项目,使长岭气田为国家提供急需能源的同时,实现了清洁、绿色生产。2008年4月30日,长岭气田一期脱碳工程正式开工,当年12月9日竣工,实现了气碳分离。二氧化碳开发公司李清向记者介绍,将采气井生产出来的含二氧化碳天然气进行气碳分离,然后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驱替石油。
  邻近长岭气田的乾安采油厂大情字井油田,是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投入高、回报低。利用二氧化碳驱油,对于吉林油田来说是一次大胆尝试。这个油田利用CCS-EOR技术,在黑79南扩大试验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二氧化碳驱后产量提高幅度达到30%,采收率对比水驱可以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随着长岭气田开发规模的扩大,脱碳工程又陆续扩充了二期、三期,二氧化碳驱油也由初期液相注入先导试验进入到超临界注入工业化推广阶段。
  为把二氧化碳应用到更多的油田开发领域,科技人员根据二氧化碳对原油具有较好的溶胀和降黏特性,创造性地开展了二氧化碳吞吐试验并取得成功,形成了新的水平井开发模式。2014年10月,我国最大规模二氧化碳无水蓄能压裂先导试验在吉林油田获得成功,开创了二氧化碳应用新领域,试验井原油日产量提升1.8倍。由于二氧化碳的扩散和驱替作用,试验井的一口临井原油日产量由原来的4.1吨上升到10吨。
  “将二氧化碳注入油藏进行驱油,利用增油所得收入抵销部分运行成本,是二氧化碳埋存减排最务实的选择。”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经理王峰说。在经济指标上,CCS-EOR专项科技投入产出比为1:1.37,经济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