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大唐国际阜新煤制气项目开工 年产气40亿立方米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大唐国际阜新煤制气项目开工 年产气40亿立方米

2010/4/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能源报2010年4月5日]  三月辽西,春意渐浓。3月29日上午,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在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长营子镇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建成后将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并同步建设至供气目标市场阜新及沈阳、铁岭、抚顺、本溪等城市群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开工仪式上表示:“阜新市是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巨大,带动效应强,将大大促进阜新市的经济转型。”
  煤制气项目是阜新经济转型的标志
  “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是阜新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阜新经济转型的标志性工程,事关阜新翻身立命和转型成功,事关阜新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阜新市市长潘利国如是说。
  阜新曾经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电之城”的美誉。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贡献出6亿多吨煤炭,发电2000多亿千瓦时。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阜新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2000年以前,阜新地方GDP平均增长率仅为2.7%,经济总量连续多年排在辽宁省最末,比西部地区还低。阜新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
  2001年阜新被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已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的阜新,从此开始了艰难的经济转型之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高殿军告诉记者,阜新最初打算以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实现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在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出路。  
  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三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之一。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表示,阜新煤制气项目的建设符合“突破辽西北”战略,有助于推动阜新经济转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使阜新赶上并超过全省的发展步伐。   阜新或将再次因煤而兴   “未来煤化工产业将占据阜新工业的半壁江山。”阜新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善瑞对记者说。   2006年,阜新市提出把煤化工产业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列为阜新经济转型的重点建设基地。郭善瑞说,阜新市虽然煤资源枯竭,目前阜新本地加上外地煤炭资源,每年煤炭供给量可达2500万吨,可以保证一些煤化工项目的原料供给。   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刘顺达表示将努力把阜新煤制气项目打造成“样板工程”,争取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据了解,大唐集团除了煤制天然气项目之外还打算在阜新投资四大煤化工项目,包括年产120万吨二甲醚项目、年产50万吨煤炭液化项目、年产50亿立方米煤制合成气项目和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   阜新煤层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达220亿立方米。煤层气昔日被称为“煤矿杀手”,如今成了阜新的“香饽饽”。阜新是全国首个实现煤层气商业化运营的城市,每年抽采煤层气8000万立方米,这种清洁能源可满足全市2/3的居民和5000多辆出租车以及工业用气需求。   郭善瑞告诉记者,以前阜新的煤开采出来就直接运走,没有进行产品的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如今阜新开始拉长煤炭产业链,将利用10-15年时间,建成以清洁能源、合成材料、油品等产品为主干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项目开工仪式的现场围满了十里八乡赶来的群众,随同记者一起的当地工作人员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项目开工引来这么多的群众。阜蒙县群众王红兴奋地对记者说:“阜新第一次建这么大的项目,建成后肯定会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或许,人们似乎从这个阜新史上最大的项目上看到了阜新因煤再兴的曙光。   实现经济转型要“多条腿”走路   高殿军说:“现有阜新的经济转型要‘多条腿’走路,在依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多种能源产业。”   “一年只刮两场风,一次刮半年”,阜新当地人曾经这样戏说,因为风在当地被视为灾难。而如今,煤炭资源枯竭之后,风却为阜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成为阜新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面。   潘利国表示,去年阜新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风电项目完成投资48.2亿元,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72.5万千瓦,位列全省首位。根据阜新市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可以建设完成675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这意味着在全市约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出现100多个风电场。   郭善瑞说,阜新十年九旱,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阜新在风力发电设备下铺设太阳能发电板,共用一个输电网络。秸秆发电、甜高粱茎秆制乙醇、文冠果制生物柴油等使传统资源变成新型能源。   阜新是全国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个缩影。作为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其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研究员认为,对资源开采依赖性较强的资源型区域,在资源开采逐步减少甚至枯竭后,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种是如果没有发展相应的产业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萎缩,那么该区域就可能逐步走向衰落,即出现所谓的“矿竭城亡”。另一种结局是由于资源枯竭或市场形势变化等原因,在资源开采减少的同时,逐步发展了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如果这些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增量足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减少量,城市不但不会出现衰退,反而将随着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兴盛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朱敏告诉记者,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求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一些接续替代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全国著名的“煤城”之一焦作就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着眼于旅游业,成功地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旅游城市。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阜新由此得名,能源结构调整会否让这座城市再次“物阜民丰,焕然一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