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2011年7月6日]6月底,记者再次来到中原大地--郑州市。蓝天白云下,高楼林立的CBD、车流如梭的高架桥、不断延伸的地铁线,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速动脉搏。
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第一家通气的用户城市,郑州市目前天然气年销量近5亿立方米,80%来自西气东输管道。郑州市原市委书记王文超说,西气进入郑州,不仅解决了郑州气源趋紧的难题,而且促进了郑州经济发展。
点燃西气东输&qu">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西气惠泽“大郑州”
储运工程

西气惠泽“大郑州”

2011/7/8 9:11:5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11年7月6日]6月底,记者再次来到中原大地--郑州市。蓝天白云下,高楼林立的CBD、车流如梭的高架桥、不断延伸的地铁线,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速动脉搏。
  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第一家通气的用户城市,郑州市目前天然气年销量近5亿立方米,80%来自西气东输管道。郑州市原市委书记王文超说,西气进入郑州,不仅解决了郑州气源趋紧的难题,而且促进了郑州经济发展。
  点燃西气东输"头把火"
  早于北京7年,先于上海17年,1986年,当来自中原油田的天然气在郑州点燃了第一束蓝色火焰时,人们不禁惊诧: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既不如繁华大都市掌握发展城市燃气的"天时",又不如成都那样具有临近油气田的"地利",为何走在大都市前列,能让市民"提前"用上天然气呢?
  这源于郑州市能源利用的超前意识。
  1986年10月1日,中原油田就向郑州市供应天然气,日输送量5000立方米,在"七五"期间逐年增加供气量,直至1990年年底达到年供气量8000万立方米。从那时起,烟熏灰扬的蜂窝煤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天然气走入郑州的寻常百姓家。
  1988年8月,郑州市天然气公司正式成立,天然气进入迅猛发展时代。郑州市民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买煤难、搬煤难、点火难、做饭难的燃煤时代,跨过了人工煤气时代,直接迈入了天然气时代。
  2003年10月15日,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与郑燃集团签订了我国第一份天然气销售合同。郑州市成为西气东输第一个合同用户。
  三大贡献保民生
  说到"西气"入郑带来的切实变化,郑燃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赵瑞保充满感激之情。
  他说,郑州市原先由中原油田供应天然气,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中原油田产能下降,其供气已不能满足郑州的需求。"西气"的进入首先为郑州天然气需求"解了渴"。到去年年底,郑州已接收西气19亿立方米天然气。
  其次,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西气"到后,郑州居民用气率逐步提高,如今已达到87.3%以上,用户数量达到102万户,基本覆盖郑州市建成区,使人们逐步摆脱了燃煤、液化气罐等做饭方式,使居民生活更清洁、方便。
  第三,促进了郑州经济发展。西气东输吸引了工商业用户。截至目前,郑州市拥有商业用户2680家,主要用户为餐饮等服务行业;工业用户80家,主要为冶金、玻璃、食品和轻工等行业。
  "制造"蓝天碧水
  2004年,西气东输供应郑州的气量为1.516亿立方米。随后的几年,供应量逐步递增,2010年达到4.19亿立方米。加上中原油田、鄂尔多斯气源以及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其他气源,2010年,郑州供气总量达到5.22亿立方米。这不仅为建设"大郑州"提供了能源保障,确保了居民和工商业用户用气,而且提升了郑州的城市品位。
  赵瑞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10年全年郑州居民用气5亿立方米计算,与烧煤相比,节约的燃料折合标准煤,如果堆成3米厚的煤层可以铺满整个郑州绿城广场。如果从天然气入郑算,23年来,郑州天然气用量达23亿立方米,相当于为郑州替代燃煤284.3万吨。这些煤需要950列3000吨级的列车才能装下。如果将这些列车首尾相连,排列起来的长度可以从郑州排到北京。
  近年来,郑州燃气集团供应车用天然气达2.567亿立方米,替代燃油量21.56万吨,相当于为郑州运输业节约燃料费4亿多元,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3.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400余吨。
  因为天然气,郑州成为最早治理大气污染、在城区禁止燃煤锅炉的城市之一。因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在200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综合投资环境二十强调查报告》中,郑州市跻身前10名。
  建立安全供应体系
  未雨绸缪、超前策划,是郑州天然气利用的高招。近几年,郑州从能源保障的战略高度出发,全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管道气源供应战略体系,全力保障用户安全可靠用气。
  1987年10月,郑州第一座天然气储配站投入使用。1996年12月,第二座储气能力为10万立方米的储配站拔地而起。到2006年12月,两座储气量为210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子母罐矗立在郑东新区圃田乡,使郑州天然气储配能力由20万立方米提升至240万立方米,在没有管道气源供应的情况下可满足全市居民使用4天。这种天然气的战略储备能力,目前全国屈指可数。
  如今,遍布全市大街小巷3000余公里燃气管网,每天源源不断地为郑州居民输送着绿色能源。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西气东输都将为这座中原发展龙头城市提供强劲的清洁能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