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格局或临拐点
[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7月23日]自3月初利比亚内战全面爆发以来,战局总体呈胶着状态。交战双方都没有绝对优势,预计短期内对峙态势仍将持续。中长期看,在西方国家不断升级的武装打击以及严厉制裁之下,卡扎菲的实力将被慢慢蚕食,做好"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油气合作前景分析,对未来中国公司在利开展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利比亚是北非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国,也是欧佩克成员国。2011年1月,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9万桶/日,是非洲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其中原油产量158万桶/日,天然气液产量11万桶/日,其中149万桶/日用于出口,约占产量的88%,为世界第15大石油出口国。利比亚的原油出口主要位于东部,东部出口量约占该国石油总出口量的2/3,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3。利比亚石油工业主要是以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为主,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为辅的格局。目前,共有21家公司在利比亚占有油气产量。国家石油公司产量约占该国产量的2/3,其他外国石油约占该国产量的1/3。海外投资者中,主要是埃尼、道达尔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公司。
卡扎菲政权若被推翻,预计将由西方扶持下的联合政府行使政府职能。石油工业作为利比亚的经济支柱,战后恢复石油生产将是联合政府的最优先举措。在新政府的管理下,利比亚油气对外合作之路将重新开启,对未来利比亚油气合作格局和政策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推出优惠政策,重拾投资者信心。由于战争期间利比亚外国石油公司都撤离了工作人员,导致石油生产基本停滞。一旦战争结束,为及时获得重建资金,新政府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回归,尽快恢复生产。同时,联合政府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也会以石油合作作为外交筹码,加大与政治大国的能源合作。预计战后不久,利比亚将会效仿伊拉克重新开始油气招投标活动。但由于当前较高的油价水平以及难以平衡的各方利益,虽然战后利比亚会出现较多投资机会,但预计优惠政策的力度不会很大,资源国为主导的油气合作模式仍将维持。
投资环境相对宽松,中国公司竞争机会更为平等。长期以来,利比亚石油工业和油气合作被卡扎菲及其家族控制,卡扎菲的个人态度对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油气合作影响很大,也导致中国石油企业过往在利比亚的油气合作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卡扎菲政权倒台后,预计联合政府会在西方的帮助下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油气合作机制,虽然部分政策会对西方石油公司更为有利,但新的竞争机制也会使中国公司的处境明显改变,能够有机会更加平等地参与利比亚的石油合作。
利比亚国内利益斗争增加,增加石油合作的不确定性。利比亚国内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一旦卡扎菲下台,由于新政府缺少像卡扎菲一样的强势人物,利比亚很可能出现类似战后伊拉克各势力争抢利益相互斗争的局面。预计联合政府将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各项政策难以出台,党派间内耗严重,很难实现国家的有效管理。同时,"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很可能出现各种地方势力长期割据,地方政府高度自治的局面。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石油利益博弈使外国投资者面临较大政策和安全风险。
利比亚作为非洲最重要的石油资源国,目前政治动荡对中国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中长期看,随着新政府上台,国内局势逐步趋稳,将给中国公司带来难得的合作机遇。如果能及时把握相关机会,有可能实现对利油气合作的实质性突破。建议中国企业做好利比亚油气合作前期准备工作。密切跟踪利比亚局势发展及新政府对外政策走向,全面掌握利比亚石油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关情况,做好参与利比亚油气合作的相关人员、物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大胆进入,抢占对利油气合作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