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全球能源转型仍需加速
专家论坛

全球能源转型仍需加速

2024/4/2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伍德麦肯兹指出,为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
  [中国石化报 2024-04-26]
  ●顾永强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近期发表文章指出,目前全球能源转型的速度可能无法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这一论点凸显了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延迟”风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和行动加速能源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挑战。
  净零排放面临“延迟”可能性
  零排放目标面临的“延迟”风险体现了全球气候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在2023年11月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观察人士注意到,尽管几乎所有国家都签署了《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但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达到目标。这种情形在当前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能源安全的迫切需求使得许多国家在实际行动上优先考虑短期内的发展目标而非长远的气候目标。
  在全球经济结构中,化石燃料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在加快,但全球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仍有待时日。当前,虽然绿氢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低碳技术前景被广泛看好,但由于技术成熟度不足和成本高昂,这些技术若没有政府的大规模财政补贴支持,难以投入市场。此外,当前全球经济中较高的利率环境,使低碳技术投资成本进一步上升,这不仅影响了对项目的投资力度,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政治意愿的缺乏是加速能源转型的另一个阻碍。尽管科学界和环保组织一直在呼吁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但在政策执行上,许多国家政府却表现出犹豫和保守。例如,欧盟和英国政府近期都宣布推迟2030年的一系列环保目标,包括逐步淘汰燃油汽车和家用燃气锅炉的计划。这些政策的推迟不仅会对气候行动效果产生影响,也反映了在当前经济与环境压力下,政府在制定长远环保策略时面临的复杂挑战。
  尽管全球多数国家已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实际的政策落实和行动执行却远远落后。这种“延迟”不仅威胁到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也加剧了未来几代人在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延迟”情境下可能的未来轨迹
  伍德麦肯兹表示,在当前全球气候行动讨论中,“延迟”情境呈现出几种可能的未来轨迹,这些轨迹反映了不同的全球响应速度和强度。据分析,全球净零排放目标(即1.5摄氏度的温控路径)需要能源需求立即达到峰值,并要求全球碳排放量迅速减少。这种情景下,全球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必须进行快速转变,尤其是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上,需要从依赖化石燃料转向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解决方案。
  另一个相对平缓的转变情景认为,当前的政策演变和技术进步将使全球走上2.5摄氏度的升温路径。这种预测假设了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市场的自然响应,以及低碳技术的逐渐普及,但这种转变速度不足以产生更为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最糟糕的升温路径是,全球平均气温升高3摄氏度,这条路径展示了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将持续上升至2032年。这种情况下,全球在减少依赖化石燃料方面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延迟转型情景显示了在气候行动上的犹豫可能导致全球面临的气候风险显著增加,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也将对经济、健康以及全球政治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重新评估其气候行动计划,确保全球气候目标得以实现,避免“气候灾难”的发生。
  延迟能源转型对全球绿色经济发展不利
  伍德麦肯兹强调,延迟能源转型对全球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经济、环境和社会面临更加长期深远的挑战。
  首先,延迟转型加剧了全球面临的气候风险。随着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加,给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进而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其次,延迟转型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绿色经济被认为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如果低碳技术的规模化进程被延迟,将错失大量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同时,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投资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发展,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此外,延迟转型还可能对全球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议程中的重要议题,而全球能源转型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然而,如果各国未能采取足够积极的行动,将增加国际合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导致地缘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加剧,进而影响全球政治的安全稳定。
  在延迟转型的情景下,新兴绿色技术的渗透率滞后于预期,进一步阻碍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例如,电动汽车、绿氢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的市场普及受到限制,因为它们需要政府的大规模支持和投资。同时,可再生能源虽然已经与传统发电方式竞争,但由于增长速度较慢,受到金属供应和金融资源的限制,仍面临发展挑战。
  更令人担忧的是,延迟转型反映了联合国“不受控制”的气候变化预测,即平均气温可能升至3摄氏度以上,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遭受重创。
  目前,中国承诺在2030年之前达到排放和能源需求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球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典范。然而,如果欧美或新兴亚洲经济体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建设方面放缓,仍将导致全球净零排放目标难以实现。
  各国需要制定激励措施避免“气候灾难”
  伍德麦肯兹表示,避免“气候灾难”是可能的,但可以想象会非常困难,加大对新技术的投资将是关键。各国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以推动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一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策框架。各国政府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以鼓励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这包括建立强有力的碳定价机制,降低转型碳排放成本,增强清洁能源的竞争力。各国政府还可以提供税收激励,对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
  二是释放资本支持低碳能源系统发展。各国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设立专门的基金或提供贷款担保,以吸引私人投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金支持。这将激励企业更多投资于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转型进程。
  三是加强全球合作。建立全球合作机制极为重要,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建立全球碳市场以促进碳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四是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水平。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鼓励大家采取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支持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避免“气候灾难”的发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全球合作和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链接:实现欧盟气候目标需2.7万亿美元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本报讯据油价网报道,由欧洲工业巨头组成的欧洲工业圆桌会议(ERT)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欧洲能源基础设施需要2.7万亿美元的投资,才能在2050年前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并保持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ERT表示,欧盟要实现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雄心,需要对能源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包括电网扩建、电力储存、低碳氢和碳捕集基础设施。
  ERT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升级,更是一次彻底的转变,以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并保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2030年前欧洲将需要8000亿欧元(8680亿美元)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2050年前欧洲将需要高达2.5万亿欧元(2.7万亿美元)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报告指出:“除了目前的能力,我们还需要投资建设欧洲国家以及跨境的电网、氢和二氧化碳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将在管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这一功能目前由化石燃料承担。”
  ERT认为,为了在未来几年和几十年内将投资提高到相应水平,欧洲将需要更多公共和私人资本之间的合作,以及更强大、更具支持性的监管框架,以激励对电网和低碳氢的投资。
  ERT表示:“目前,复杂的欧盟法规阻碍了私人资本的进入,我们需要一个更精简的监管框架,并为私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商业案例。如果所需投资与实际投资之间的差距持续存在,欧洲能源系统将无法完全整合零排放电源,而当可再生能源发电机被迫停止发电时,由于补偿,系统成本将上升。”
  ERT指出,在2030年之后,投资需求可能会加速,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份额,而在光伏电力份额高的国家,所需的储能建设也将很高,以弥补能源系统不断增加的可变性。
  ERT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迪米特里·帕帕亚历克斯波洛斯表示:“基础设施现代化是《欧洲绿色协议》的关键所在,但政策制定者在实现他们设定的目标方面做得还不够。”(庞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