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打造“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石油力量
专家论坛

打造“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石油力量

2023/10/1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0周年特别报道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3-10-17]中亚腹地,联通东西。新采出的天然气经过脱水、除硫、除碳等处理,汇入中国石油与当地合作伙伴合资运营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经过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后抵达中国,为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美卡城,举世瞩目。全球油气行业一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在这里开幕,中国石油以开放进取之姿,向全世界展示通往净零之路的中国方案,推动全球能源治理迈入新阶段。
  非洲乍得,“中心”之国。在其南部的沙里-巴基米尔省,中国石油西非公司捐建了古达瓦镇希望小学。在当地,中国石油通过援建学校、捐赠教育物资等方式,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郑重宣示,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0年来,中国石油深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携手各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
  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走在前、当先锋
  只有将自身放在时代发展的大局中,放在世界的潮流中,放在历史的演进方向中,才能乘势而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阔步前进的10年,正是这一历史逻辑的鲜明见证。
  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2000多年前,《史记》用“凿空”一词评价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褒扬张骞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通道。
  10年前,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起世界与中国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桥梁,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繁荣之路,铺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画卷。
  基础设施既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石,又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人类社会的根本需要,成为紧密联通世界的最佳纽带和桥梁。中国石油作为能源央企,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将自身放在时代发展的大局中,放在世界的潮流中,放在历史的演进方向中,才能乘势而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扛起央企责任,勇挑时代重担,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央企不停地求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凿”出了一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交融之路。
  ——立足全球视野,配置能源资源。
  《人民日报》刊文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10年来,中央企业累计承担境外港口、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超200个。其中,截至2022年底,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运作管理51个油气合作项目,遍及中亚、中东、亚太等重点油气生产国。
  中国石油与共建国家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携手前行。10年间,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形成集勘探开发、管道运营、炼油化工、工程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19年以来,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油气权益产量连续4年保持8000万吨以上,约占公司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的83%;与沿线50多个国家的油气贸易量年均近3亿吨,工程服务在阿联酋、伊拉克、沙特等20多个国家形成合同额超亿美元的规模市场……通过广泛的油气贸易、工程服务与石油装备产能合作,中国石油帮助资源国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油气资源更好地造福人类。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石油勇当“开路先锋”,在伊拉克、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了现代化油田和炼厂,打通了与俄罗斯、缅甸等周边国家的油气战略通道,建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典范。
  ——深化务实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
  从“陆上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再到“冰上丝绸之路”,循着中国石油独特的海外创业路径,不难发现,中国石油以油气合作为支点,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的时空维度,以油气基础设施的联通带动了与各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扩展广度。在尼日尔,中国石油高质量、高水平建成百万吨油气生产基地、462.5公里长输管线及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助力尼日尔建成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在此之前,中国石油已经与苏丹、乍得共同建成完整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带动了资源国经济社会发展。
  开拓深度。在莫桑比克,2022年,中国石油参与的世界上首个超深水浮式LNG项目——4区科洛尔浮式LNG项目实现全产业链运营,中国石油超深海大型天然气勘探开发由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莫桑比克也由此正式进入LNG出口国行列。
  增加纬度。在北极地区,中国石油与合作伙伴共同建成亚马尔LNG项目,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创造了人类在北极这一极寒(项目所在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2摄氏度)和环境敏感地区勘探、开发、加工、外运、销售天然气新的纪录,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起到了引领作用。
  注入温度。很多资源国政府用“患难见真情”来评价中国石油这个合作伙伴。伊拉克战争后,中国石油是第一家和伊拉克新政府签署经贸合同的公司;在西方放弃的高风险勘探区,中国石油打出了油;别人拒绝的项目,中国石油和资源国政府联手干得风生水起……能源合作已经成为深化中国和其他国家政治互信的重要桥梁。
  中国石油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在“一带一路”沿线全方位拓展能源合作,丰富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内涵。
  ——共享发展成果,构建海外业务发展新格局。
  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石油在倾心付出的同时也获益颇深,在国际舞台和行业领域的综合实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从隔着太平洋观望世界油海,到“走出去”拂去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尘埃,打造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建成横跨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海上的“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建成以新加坡、伦敦和休斯敦为中心的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油气运营中心”,培育发展实力雄厚的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金融保障和后勤服务“五大服务保障业务”。这是何等壮举。
  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中国石油连续9年位列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第三。2022年,中国石油以8934亿元的海外资产、1亿吨的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以及11万多名海外员工的“家底”,位列“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榜第一,连续11年蝉联榜首。
  如今,中国石油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合作的路越走越宽,无论在合作基础、业务规模还是在投资回报、互利共赢等方面,均走在了央企“一带一路”建设前列,勇当国际化经营排头兵和“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
  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
  在全球能源治理中传递“中国声音”
  如果说“硬联通”架起了“一带一路”的“筋骨”,“软联通”则为“一带一路”疏通了血脉。中国石油主动融入全球发展大势,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带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正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迈进。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了不小的“逆风”和“回头浪”,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变为规则、制度型开放的“软联通”,将成为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中国石油深刻认识到,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只有主动融入全球发展治理,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与世界各国能源转型发展需求对接,才能真正实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软联通”。
  云程发轫,行远自迩。走过1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在构建世界新型能源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形成更加多元、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国际能源供应体系的道路上,中国石油正奋力前行。
  ——贡献全球油气开发的中国智慧。
  “哈法亚油田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速度最快、执行最好的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人救活了我们的油田。”
  真切的话语,讲述着沉甸甸的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也是中国石油“走出去”的新10年。
  2022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实现近1.8亿吨,国际油气合作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术合作愈发紧密。
  从伊拉克哈法亚项目成功建成2000万吨级现代化大油田,率先完成高峰期产能建设,到阿克纠宾项目打出两口千吨井,仅用3年就快速建成200万吨/年原油产能,实现“起死回生”式开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中国石油正以先进的技术和开发模式,加强与东道国的深度交流合作,打造与bp、道达尔能源、壳牌等19家国际企业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格局和多元互补的能源保障体系。
  ——提供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气候问题,关乎人类命运的未来。撒哈拉南缘,漫漫沙海有绿洲。中国石油在尼日尔种下红柳林,除了让人们感受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惬意外,还在时刻为地球“消暑”。
  “欢迎更多的国际能源公司、研究机构与中国石油共同建设一批CCS/CCUS示范项目,聚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变革者大会上,中国石油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发挥国际合作力量,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浓缩了中国石油这10年来“走出去”的生动实践。
  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与其他成员签发《OGCI战略改革原则》,承诺在《巴黎协定》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所管辖经营活动碳中和。
  作为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石油积极推进甲烷排放控制行动,启动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推动世界能源行业走好净零之路。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舆论场上,来自中国石油的“好声音”悦耳且嘹亮。
  ——传递世界能源治理的中国理念。
  10年来,我国成为国际能源署(IEA)联盟国,先后成功举办G20能源转型工作组会议和能源部长会议、中俄能源合作商务论坛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活动,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新建能源合作机制40余项,签署能源合作文件100多份,成为推动全球能源合作的活跃力量。
  随着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发展大势,国际能源事务话语权逐步增强,“一带一路”正在汇聚成世界能源治理、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全球能源发展的未来,是向西看,还是向东看?
  阿布扎比当地时间10月2日至5日,第39届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ADIPEC2023)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中东地区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石油专业展。
  中国石油展台前络绎不绝,关乎未来能源发展的中国石油方案吸引了包括阿布扎比王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总裁、阿联酋能源和基础设施部部长等在内的多位阿政府高层驻足参观。而在10年前,中国石油初次参展ADIPEC时,展台前的参观者寥寥无几。
  10年来,中国石油成功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第一届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论坛、4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5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等外事活动,深度参与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世界石油理事会、国际燃气联盟(IGU)等行业组织事务,积极构建多边、双边沟通协作机制,有力配合我国大国特色外交的开展。
  开辟发展新空间,搭建发展新平台。能源合作利益共同体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得以完善。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合作的高地,也是中国油气企业“走出去”的重地。“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于中国石油而言,不只是实现了油气标准规则的互联互通,更是倒逼自身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与动力。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主力军,中国石油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与目标——扩大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效能,使各方面活力竞相迸发。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石油,所要锻造的是屹立于世界卓越企业之林的核心竞争力,所要实现的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
  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国石油为美好明天添加注脚、赢得主动。
  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
  让惠及世界的“幸福路”铺得更宽更远
  优秀的企业公民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于民的朴素道理。只有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才能使企业发展的动力充分涌现,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中国石油改变了我的命运,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西安石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塔吉克斯坦青年伊莫说。今年是他在中国学习的第6个年头。2017年,他作为优秀高中毕业生,被中油国际管道公司中吉天然气管道公司选送到西安石油大学学习。像伊莫这样在中国石油的帮助下点亮留学梦、开启新航道的学生还有很多。
  中国石油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同时,不仅“授人以鱼”,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直接帮助,更“授人以渔”,加强与所在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和技术交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
  友谊之“真”,合作之“实”,身处其中的人们最有发言权。“这些学习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未来,我有责任参与到吉中两国的经济建设中去,做好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谈到自己的人生规划,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和平的眼里充满期待。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国石油逐梦“一带一路”的10年,走的是一条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习近平主席以文化为纽带,点亮了“一带一路”上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明灯,中国石油也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征程中找到了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的“金钥匙”。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石油坚持“海外人才属地化、专业化、市场化”,通过开展高水平产业合作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截至2022年底,中国石油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海外员工本土化率近80%,油气投资业务雇员本土化率超过90%。
  随着海外业务用工的高度本土化,越来越多当地员工在中国石油学到了本领,凭借扎实的技能走上技术专家、公司管理等岗位。尼日尔公司上游项目公司(联合公司)副总经理哈桑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加入中国石油以来,我先后在作业部、采办部、地面工程部、计划部等多个部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面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为外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广阔舞台,始终是中国石油国际化人才发展的重点之一。不仅将员工发展的“独木桥”搭建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让“外籍雇员”真正变为中国石油的“家庭成员”,更帮助合作国将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蓄水池”越蓄越满,打通了一条连接全球的国际人才大通道,解锁更多全球机遇。
  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中国石油击水五洲的这10年,是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10年。与沿线国家人民从“相遇”向“相知”的转变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中国石油与合作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倾心付出收获来的。
  一组数字见证了中国石油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携手并肩的累累硕果——
  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公司先后投资359万美元为当地建设现代化净化水厂,投资180万美元赞助土库曼斯坦重大体育赛事;
  在乍得,乍得公司建成100余口水井,捐助4所小学和1家医院;
  在伊拉克,西古尔纳项目实施14个社区援助项目,推动油田社区的医疗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可持续发展;
  10年来,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入社会公益资金超过1.5亿美元,惠及当地逾300万人……
  一句句评价彰显中国石油的暖心形象——
  尼日尔国家领导人称:“中尼石油合作,为尼日尔人民带来了希望之光。”
  伊拉克前石油部长卢艾比表示:“感谢中国企业为伊拉克国家经济振兴、石油产业发展、当地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卓越贡献。”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盛赞:“中国石油为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0年来,中国石油先后获得印尼、哈萨克斯坦等数十个东道国政府授予的社会责任奖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历史大潮澎湃,时代惊涛拍岸。面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需要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中国石油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这10年,就是将自身发展置于共同发展坐标系当中的10年,走的是一条既不同于欧美企业、也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企业的新路子。
  10年来,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成为走进合作国人民心里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现了与合作国的相互成就——助力尼日尔建成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结束了哈萨克斯坦成品油依赖进口的历史,改变了伊拉克天然气依靠进口的现状……
  10年来,中国石油关注运营、投资的全球化,更关注利益、命运的全球化;不仅雇用当地员工、为当地纳税,更急当地发展之所急,想当地人民之所想,走出一条独特的“球土化”道路。这条既立足所在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的道路,真正激发了当地发展的内在活力,让合作国成为所在区域的重要节点,通过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发挥全球价值。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十年耕耘再出发。中国石油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实践中,开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奏响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