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玉门油田全面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举措纪实
勘探与钻采工程

玉门油田全面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举措纪实

2023/12/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发动文化引擎再绘“摇篮”盛景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3-12-07]
  12月1日,《学习时报》刊登了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所作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伴随铁人脚步传唱至今》一文,再次将玉门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推向高潮,油田忆铁人、学铁人、做铁人的氛围更加浓厚。这是玉门油田不断赓续红色血脉、提升文化引领实践水平的缩影。
  多年来,玉门油田不断创新文化载体,深挖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油摇篮”文化体系。油田获全国首家“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授牌,成功入选“工业文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录,石油文化和玉门精神成为油田持续发展的丰厚营养、核心优势和宝贵财富。
  文化沃土?精神宝库
  今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在中国石油党组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玉门油田自编自演的话剧《永远的铁人》在北京首演成功后,在中国石油系统内单位巡演15场次,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玉门油田和工信部、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的“云上学铁人”工业文化研学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采访报道,相关新闻网络总点击量超过100万次。
  玉门油田是一座中国石油工业文化资源宝库,是无数石油人的精神家园,拥有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批示“要保证玉门安全”。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装甲部队解放玉门油矿,翻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玉门油田石油工业发展的崭新一页。自此以后,在朱德、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玉门石油人留下了“支援抗战”“英勇护矿”“石油工人号”“支援大庆”“东山再起”等传奇故事。
  玉门油田精心普查工业遗产,筹措资金对孙建初等老一辈石油工人居住过的西河坝窑洞、王进喜钻机整体搬家、人背钢丝绳修井等遗址进行修缮、立碑、撰著,红色遗址遍布油田。
  此外,油田还建成了油田展览馆、老君庙展览室等一大批文化教育场所,将老一井等9个红色教育基地串联成线,打造红色研学路线,年均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达5000余人次,开展各类高校研学团、学习研讨班80余场次,充分彰显“石油摇篮”的文化资源优势。
  2004年以来,玉门油田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老君庙油矿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老君庙油矿旧址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些文化场所成为激发员工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外界了解“石油摇篮”文化的重要窗口。
  铸魂育人?再创辉煌
  2021年,集团公司将玉门油矿解放日——9月25日确立为“中国石油纪念日”。油田策划举办的中国石油纪念日暨建设基业长青百年油田誓师会,网络直播点击量超10万次;“感动油田”事迹报告会实时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3.2万;自编自导的《摇篮颂》等大型文艺晚会、自编自演的历史情景剧《石油摇篮》等,生动展示了石油先辈们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事迹,在油田内外引发热议,激发了处处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
  进入新时代,油田不断丰富摇篮文化内涵和载体,先后出版《石油摇篮》《玉门油田志》等书籍30余本;组织创作《中国有玉门》《我们从玉门走来》等20余首石油歌曲;策划拍摄《戈壁亮剑》《祁连油魂》等一批电视专题片,文化与精神落于纸上、萦绕耳边、留在心间。
  基层是文化落地的主战场,也是完善文化的肥沃土壤。老君庙被誉为“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第一矿”,老君庙采油厂定期举办学先辈强业绩主题活动;始建于1956年的玉门炼化总厂成为国内化工企业的精神教育场地;油田作业公司把铁人精神、“铁军”文化送到一线。荣获中国石油集团“百面红旗”单位称号的603岗位、压裂队等模范队站,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打造个性化、多样性的特色车间班组文化。文化基因根植一线,深厚文化底蕴建强基层队伍。
  品牌辐射?文化永存
  企业文化与品牌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玉门油田悉心打造摇篮品牌,创作石油文艺精品,助力石油精神广泛传播。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架从玉门油田运来的灰蓝色“磕头机”正默默“注视”着往来观众。这架抽油机见证了铁人王进喜大战白杨河的豪情,今天则在北京的中轴线上诉说着中国石油的奋进史。
  玉门油田在中国石油、高校院所开展的62场次的“源泉”宣讲,被评为2016年“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铁人式的好干部”陈建军被追授为“央企楷模”“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陈建军事迹宣讲报告会开展37场次,网络点击量逾百万次。新老石油楷模的精神绵延至今,留下一脉相承的感动。
  让社会大众走进油田,让摇篮文化走向社会,是玉门油田的文化推广理念之一。在玉门油田开发建设80周年之际,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47家媒体对玉门油田进行采访报道,刊发原创报道50多篇,播映影视剧10多部。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玉门油田特别节目和“脚印·寻访石油精神”主题采访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摇篮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央视出品的《激情的岁月》《共和国血脉》等众多影视剧将镜头对准了玉门油田,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挖掘着石油人的伟大担当与奉献精神。
  石油文化和玉门精神穿越时空、催人奋进,至今仍在激励着玉门人在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记者?周蕊?许盛洁)
  玉门油田“石油摇篮”文化体系
  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的玉门油田,通过实施“四个一”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油摇篮”文化体系。
  建强一批文化阵地,依托“石油摇篮”文化育人铸魂
  打造一批文化载体,彰显“石油摇篮”文化独特魅力
  策划一批文化活动,凝聚“石油摇篮”文化思想共识
  建设一批文化样板,展示“石油摇篮”文化深厚底蕴
  员工谈
  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老君庙作业区助理工程师朱灵:我是一名“油四代”,从小在玉门长大,眼前看到的是荒凉的戈壁,耳畔听到的是爷爷讲的摇篮历史、老君庙精神。岁月匆匆,玉门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已功成身退,但以“艰苦奋斗、‘三大四出’、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为基本内容的玉门精神仍激励着玉门人在戈壁中默默付出、谋求发展。
  玉门油田作业公司试油修井经理部业务员宋昌明:今年,我参演了玉门油田自编自演的原创话剧《永远的铁人》。玉门井下是铁人王进喜走出来的地方,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形成了以“实干”“创新”“担当”“有为”为核心理念的“铁军”精神,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当下,继续引领广大员工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融为一体,实现修井人“争做新时代铁人”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