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提升“冲峰”能力探析
储运工程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提升“冲峰”能力探析

2024/1/1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1-16]本轮冬供开启以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通过精细管理,充分挖掘调峰保供潜力,为民生用气聚足温暖“底气”。截至1月15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本轮冬供供气量同比增长25%,为京津冀地区迎峰度冬提供了优质的能源保障。
  应急“冲峰”“气势”上扬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包括大张坨、板南等11座地下储气库,是华北地区供气量最大的气源调控中心。储气库群以“保民生之暖”为己任,持续提升保供能力,从2000年到2023年,日采气量接连跨越1000万立方米、2000万立方米、3000万立方米大关。
  近年来,冬季天然气需求量逐年上升。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在优化生产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在役库库容动用程度低的现状,实施“高注低采、多注多采”等生产调控措施,进一步提升在役库工作气量。随着板828储气库扩容达产,新井单井日采气量提升,工作气量增加。板中北储气库加入扩容达产队列,4口新井将进一步提升工作气量。目前,库群日采气能力达到最高水平。
  2023年11月11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本轮冬供正式开启,调峰气量、“冲峰”速度和开井数量均创历史纪录,满足了下游用户的天然气需求。作为季节调峰的基础设施,储气库在冬季发挥着重要的应急供气保障作用。面对2023年12月中旬的寒潮,储气库群合理匹配各库采气量,实现连续9天达到3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冲峰”新高,日采气量同比增长49%。员工24小时跟踪生产装置运行状态,1000余套关键设备没有一台冻坏,没有一条管线冻堵。
  截至1月15日,库群安全平稳运行达到8466天,总采气量相当于一座直辖市3年的用气量。
  精细生产“气度”提升
  冬天采气夏天注气,是储气库的运行规律。为做好本轮采暖季的天然气供应,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坚持“互联互通、精细调节”,以国内储气库注采转换最短的8天时间,顺利完成注采转换,2023年注气期超计划注气0.63亿立方米。
  库群坚持“一井一策”,以多周期数值模拟流体运行规律为指导,扎实开展气库动态分析,加大“低渗区、水淹区、低产井、复杂井”潜力研究,实施“气藏—井筒—地面”系统一体化管控,持续优化生产方案。
  驴驹河储气库河库9井首创开展“注气期协同采油先导试验”,实现了小井组在注气期全天候“同采同注”,累计产油超过9300余立方米。同时,技术人员在白6库3井多周期注气量保持在8000万立方米基础上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细化注采气指标,本周期注气满负荷运行,为优化完善储气库生产组织形式积累了经验。
  紧扣储气库生产特点,技术人员不断深化精细管理,开展“注气期降故障”“采气期降消耗”等系列劳动竞赛,采气期综合生产能耗同比降低2.5%,注气期机组故障率同比降低10.5%。
  秉承“安全是最大效益”的理念,库群健全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冬季保供应急预案16项。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及关键设备,建立巡检台账,严密监控运行参数,强化管道巡检维护检查,采取“线上实时监测+人工定时巡检”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抓好采气处理装置运行状态及高风险、高后果区管段监控,确保储气库采气生产高效运行。
  发展建设“气场”充足
  受复杂地质条件所限,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工作气量低于储气库方案设计值。以国家深入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契机,库群启动5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三年行动方案”,全力加快储气库业务发展。
  立足“大站大库、大入大出、规模发展”的基本原则,库群按照“达产提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后备评价一批”的思路,不断加快后备库建设。以“中心库为主+卫星库建设”“气驱提高采收率与储气库协同”为基本方式,加快3个“10亿立方米”级大库、2个“3亿至5亿立方米”中型库、板桥在役库周边1个卫星库群的方案研究。
  同时,深化地质工艺一体化,持续开展老气田规模化深入开发、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和储气库协同相关研究。借鉴注采协同运行的成功方法,转变建库思路,在不影响油藏产量的基础上,优先气藏建库,并通过气驱提高采收率改油藏为气库,为新建储气库筛选更多库址目标。在新库建设中,库群还借助北斗智能终端应用,整合储气库工艺过程参数,开发适用于储气库业务流程的智能巡检、故障预警、设备管理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和指挥协调能力。
  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到2030年,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工作气量将翻一番,持续为京津冀和更多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