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深耕能源衍生品市场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图)
专家论坛

深耕能源衍生品市场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图)

2022/11/2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上海期货交易所"峰回路转能源衍生品助力能源转型"专场活动纪实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11-28]
  "峰回路转能源衍生品助力能源转型"专场活动现场。
  11月8日至11月9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以"深化油气国际贸易与合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球知名石油公司、贸易和航运企业、金融和资讯机构以及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表主题演讲,解析疫情冲击及地区冲突背景下油气行业新挑战,探索能源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发展新趋势,交流油气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新思路,开拓油气合作共赢新局面。
  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期能源)共同举办的"峰回路转能源衍生品助力能源转型"专场活动,以现场和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来自能源领域实体企业、期货行业各领域的多位专家,就全球石油市场发展与展望、衍生品在原油行业运用的实践、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情况等作主题演讲。上期所、上期能源总经理王凤海,作《深耕能源衍生品市场建设,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
  与会嘉宾一致表示,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国际油价冲高回落,但总体表现在商品中依然相对较强。目前全球油气贸易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面对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企业能够较好运用衍生工具,规避价格风险、锁定利润,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十分重要。
  如何利用衍生品工具助力能源化工企业"迎战"?专家认为,聚焦原油市场后市,油价的影响因素依然复杂,供应形成底部支撑、冬季取暖支撑需求、全球部分经济指标持续走弱形成顶部压力和美沙开展油价博弈,都将是油价的不确定性因素。面对原油市场进入低流动性、高波动性的状态,风险管理对于产业企业更为重要。
  面对今年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趋势,多位嘉宾提到,当前天然气市场仍存在诸多关注点,天然气已经成为全球最贵的一次能源。从三大能源比较来看,按热值转换,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煤炭的2.4倍、石油的2倍。目前,天然气和煤炭分别是最贵的、最便宜的一次能源。全球能源市场上,以原油、LNG(液化天然气)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能源避险需求显著增加。
  在原油领域,境外衍生品市场十分成熟,相关场内工具丰富,场外市场大量的交易商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量。国内市场中,INE原油期货自2018年上市以来,表现稳健,价格发现功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国内现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价格参考。据统计,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仅9个月的时间,国际市场份额已达6%,超越迪拜交易所阿曼原油期货的交易量交易规模仅次于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2020年,为满足产业客户对风险管理的需求,INE原油期货还推出了我国期货市场的首个TAS指令。从市场规模看,截至2022年10月底,INE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达1.91亿手,成交金额达89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步履不停,尤其是国际化品种序列持续扩容,参与期货及期权交易范围不断扩大,更加便利全球客户进行资源配置及风险管理。随着国际投资者、机构及产业客户的积极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不断展现特色、发挥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了"中国声音"。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已有原油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及原油期权、棕榈油期权等多种国际化期货和期权产品,这为全球商品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新的避险工具、新的价格基准。
  LNG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呼吁加快LNG衍生工具推出
  厦门象屿LNG事业部总经理张楠
  今年,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引起全球市场广泛关注。天然气已经成为全球最贵的能源。从三大能源比较来看,按热值转换,今年年初以来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煤炭的2.4倍、石油的2倍。在新形势下,LNG市场参与者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际形势分析,在高价和供应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今年1至8月,欧洲主要国家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10%,其中居民用气同比下降12%(二季度下降20%),工业用气量同比下降15%(3季度下降25%);南欧水电和法国核电发电量下降较多,支撑欧洲整体天然气发电量同比下降5%,同时煤电发电量增长13%,后市替代压力较大;IEA国际能源组织预测2023年欧洲天然气消费将继续下降4%。
  同时,亚洲天然气需求增势尽失。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亚洲天然气需求量整体与去年基本持平,此前年均7%的增速不复存在;其中,中国需求量仅增长1%,为近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增长12%),印度需求量下降4%(化工和发电需求下降超过20%);2022年上半年,日本需求与2021年基本持平(2023年核电重启,天然气需求将下降),韩国需求同比下降1.6%。而美国需求保持增长。2022年1至8月,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美国天然气需求量同比增长4%,其中城市燃气需求量增长4%,天然气发电需求增长5%,工业用气增长3%;2022年上半年,加拿大天然气需求同比增长8%,向美国出口管道气量增长9%;预计2023年上半年异常气温有望减少,北美天然气需求量下行概率较大。
  从中国LNG市场参与者近期动态来看,1至9月,中国买家LNG进口量减少1247万吨,同比下降21%。国内主要能源供应商以长协执行为主保障国内供应,最低限度地采购现货进行补充;灵活性的买家,将资源转向海外市场优化盈利;JKM挂钩中长协执行遇到困难;单纯的现货进口全部停止。
  目前,中国买家继续进行长协资源的采购。其中,上半年新签长约超1000万吨/年,占比约为全球新签长约的四分之一;新签署长协主要来自第二梯队买家,预计第二梯队买家的总采购量在2026年或2027年达到峰值;新签长约资源主要来自美洲等,对买家的船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今年,国内的贸易商也在困境中寻求突破。面对整个市场流动性下降,体量下降,价格波动加大,国内贸易商生存难度增加,有能力的贸易商转向获取管道气资源及贸易机会。基于国内外市场的价差、对冬季供应紧缺的预期以及可用设施能力的增加,储气套利机会也受到了更多关注。然而,进入冬季保供前期,疫情对需求形成抑制,辅以高库存带来的出货压力,液态LNG价格快速大跌,这对参与者提出了挑战。
  而且,在全球市场向一体化发展的情况下,中国天然气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缺乏连接的途径。疫情影响及高价对需求的抑制及面对替代能源的竞争,天然气需求反弹需要时间。同时,过往季节性价差、现货与长协价差等规律模式的打破,则对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国内无天然气期货及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的金融工具。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平开放仍处于发展中,尚不足以充分支持市场化贸易活动的开展。整体上,国内一些企业尚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应对国际市场,而国际商家的管控机制与国内市场仍需要一个融合的过程。
  目前,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处于竞争市场中,专业能力是生存发展的基础。未来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场化设施能力的使用机会,带来了优化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天然气期货市场也正在筹备建立,未来落地后将会为产业提供价格传导和价值优化的基础,对国内的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国际市场体量和流动性的不断增强,LNG贸易向成熟大宗商品模式进一步发展,资源池的价值愈发突出。中国海外发展战略也会带来新兴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联动发展机会。
  稳步推进更多能源衍生产品及工具上市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王凤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不断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稳步推进能源期现货市场协同发展,加快完善能源衍生品生态体系,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促进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上期所牢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做了四项工作。
  一是不断丰富能源衍生品品种序列,持续提升品种运行质量,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今年1至10月,上海原油期货累计成交4572万手,累计成交金额3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和113.01%,原油期权日均成交、持仓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06%和45%。低硫燃料油期货累计成交量、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15.72%和229.61%。
  二是坚决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奋力推进期货市场法治化和国际化。9月2日,商品期货、期权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开放正式落地,上期所有16个品种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包括能源类的原油、低硫燃料油期货及原油期权。
  三是探索油气领域期现协同发展,构建油气统一大市场体系,积极推动我国油气市场提质增效、建设高标准油气产供储销体系。
  四是加强产品及工具研究创新,进一步完善能源类衍生品生态体系。液化天然气期货于2021年正式获得证监会立项批复,今年已经完成相关规则设计,未来上市后将助力能源行业规避风险。同时,积极布局成品油等能源及新能源品种开发,致力于为传统能源产业保驾护航的同时助力新能源绿色发展。
  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加快完善能源衍生品生态体系,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促进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上期所愿与各界携手,稳步推进更多能源衍生产品及工具上市,加强与油气现货市场联动发展,助力油气产业平稳度过能源转型的变革期,为保障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企业做强做大需通过衍生品做价格风险管理
  中信中证资本副总经理贾安全
  今年以来,全球能源危机对市场参与各方带来许多新的挑战,企业应利用衍生品市场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基础原材料行业企业共86家,其中约80%都使用衍生品工具。所以,企业做强做大,一定要通过衍生品做价格风险管理,从而更好规避风险。
  今年《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后,期货场内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衍生品做市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随着全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场外市场的发展将非常迅速。目前,国内场外期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其中以套期保值应用最为突出。此外,市场已经发掘出越来越多的场景,包括降本增效、含权贸易、仓单增信、保险+期货、套利交易等。
  因此,国内核心的生产加工企业应该组建专业的衍生品团队。同时,期货经营机构也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服务,将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做得更好。
  就原油领域来看,境外衍生品市场十分成熟,相关场内工具丰富,场外市场大量的交易商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量。国内市场中,INE原油期货自2018年上市以来,表现稳健,价格发现功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国内现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价格参考。据统计,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仅9个月的时间,国际市场份额已达6%,超越迪拜交易所阿曼原油期货的交易量。INE也成为仅次于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洲际交易所的世界第三大原油期货交易所。2020年,为满足产业客户对风险管理的需求,INE原油期货还推出了我国期货市场的首个TAS指令。从市场规模看,截至2022年3月底,INE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达1.58亿手,成交金额达66.97万亿元。
  2021年6月,原油场内期权正式挂牌交易,全年累计成交量156.25万手,累计成交额105.21亿元。实体企业开始通过参与原油期权,由期货套保转为期权套保,助力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稳健运行。在场内期权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原油相关场外市场也逐渐成长起来。场外市场中,INE原油已经成为价格参考的重要标的,越来越多结构化产品和配置类产品挂钩INE原油价格。同时,场外交易商还基于产业客户现货风险管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化产品。
  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原油衍生品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目前的行业竞争,不再只是实体产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金融链之间的复合竞争,在实体企业面临着向精细化、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借助金融市场加速完成转型。现阶段,企业除了基础的通过期货、期权对冲现货价格风险,平滑企业利润曲线,还可以结合现货卖出虚值期权收取权利金增收增利实现降本增效,或者进行盘面价差及波动率套利交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含权贸易在产业中的运用也逐渐兴起。
  目前,全球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体系。但国内仍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交易团队和人员负责衍生品交易,难以独立地完成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而含权贸易的方式,可以促进衍生工具和企业的现状更好地结合。目前产业的核心贸易商、交易商设计相应的期权产品,通过嵌入贸易合同的方式服务于上下游企业,使更多企业在不直接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情况下,更便利地受益于衍生工具。
  上海原油期货、期权运行情况
  图片由上海期货交易所提供。文字整理:楚海虹
  案例
  小资金大用处
  --原油期权助力杭实化工规避极端风险
  浙江杭实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实化工)属于大型国有企业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期现基差贸易的大宗商品服务企业,主要涉及能源化工类的大宗商品贸易及专业化经营。2021年度化工类贸易量共计约147万吨,油品类15万吨,年销售额90亿元。在202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期能源)开展的"走进企业服务实体"活动中,杭实化工通过原油期权,转向国内套保,有效管理近2个月的极端风险,助力企业稳健运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柴油以及航空煤油等关联品种的需求大幅减少,导致柴油价格相对原油价格处于低位,是企业进入国内柴油现货市场的一次良好契机。为此,2020年年底,杭实化工承租某油库1万立方米油罐,储存采购的柴油。受油价波动影响,采购的柴油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杭实化工积极利用期货和期权开展套期保值,前期由于国内无柴油期货品种,其主要通过洲际交易所(ICE)卖出柴油及布伦特原油期货对冲风险,但受国内炼厂开工率高、供应相对充足等因素影响,国内柴油市场与国外走势不一,风险对冲效果不佳。
  为此,从2021年6月起,杭实化工计划在新采购的柴油中利用国内油品类期货进行套保,提升套保效率。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油品类产品与柴油受到相同的供需关系影响,价格走势总体较为一致,相关性高,具备对冲条件;其次从品种来看,当时原油较为适宜。柴油与原油价差处在合适位置,即柴油相对低估、原油相对高估,卖出相对高估的原油更有利对冲柴油现货风险。
  2021年6月中旬,杭实化工采购了6000吨柴油,此时,上期能源原油期货价格位于450元/桶附近,企业判断,因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后期油价存在大跌风险,一旦发生极端事件,原油价格出现60元/桶以上的跌幅,柴油现货很可能下跌400元/吨以上,此次采购柴油的浮亏可能达到240万元,对企业盈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外,在油价大跌环境中,柴油现货流转困难,企业有可能长期被动持有处于浮亏的库存,亟须管理该风险。
  根据行情判断,为了杜绝极端风险的发生,杭实化工采取买入原油看跌期权策略进行套保。买入看跌期权策略,本质是相当于买入一份保险,对库存出售价格进行保底,减少价格下跌的风险。由于该策略主要用来管理极端风险,杭实化工采取买入偏深虚值的策略,在控制风险同时减少资金支出。
  为此,杭实化工逐步在上期能源原油期权SC2109系列买入50手390元/桶的看跌期权(SC2109系列平值为450元/桶附近),应对极端风险,总共支付权利金约20万元。在持仓期间,上期能源原油主力期货价格从450元/桶一度上涨至480元/桶,之后又回落至410元/桶附近,国内油价呈现较大幅度波动,但未突破390元/桶的下限。7月下旬,在华东区域柴油现货价格平稳后,国内油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沥青期货与柴油现货的价差处于高位,杭实化工决定调整套保策略,卖出沥青期货进行套保,同时平仓原油期权,收回权利金约8万元。
  总体来看,尽管极端风险并未发生,但是在2021年6-7月间,杭实化工巧妙利用原油期权,对6000吨柴油库存面临的极端风险进行了有效管理,避免了企业可能出现的潜在大幅亏损。资金方面,由于采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杭实化工套保资金占用约20万元、最终支出约12万元,相比价值约3800万元的柴油货物,套保资金占用较少,降低了企业风险管理成本。策略方面,杭实化工积极预判市场,通过及时平仓,调整风控策略,也保持了策略的灵活性,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中国石油报记者楚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