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2019年:四大挑战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专家论坛

2019年:四大挑战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2019/1/1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9-01-17]在2018年延续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2019年国内炼油行业面临四大挑战:产能格局变革与竞争的升级;成品油消费低速增长与出口扩张的压力;替代能源全面发展与石油市场化政策放开的加速;汽油组分调整与船燃降硫的叠加。面对挑战与变革,国内炼化企业亟待向高质量转型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一体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炼油向化工结构调整,加快从传统炼化向绿色、低碳、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型民企兴起,推动新一轮炼油扩张与转型
  民营大炼化投产,产能增量创近5年新高。2019年,国内炼油能力增加4500万吨/年左右,达到8.8亿吨/年,增量全部来自民营炼厂。其中,浙江石化一期计划投产2000万吨/年,将于2019年中投产。山东地炼将新增500万吨/年的产能。2020年,湛江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加上洛阳石化、泉州石化扩能,预计全国炼油产能增长1500万吨/年,触及9亿吨/年的关口。炼油工业由“二元主体”向“三分天下”格局发展。
  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标志着中国炼油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相较现存炼厂,大型炼化普遍具备装置大、链条长、技术新的特点。一是单体规模大,盛虹石化常减压单体规模达到1600万吨/年;二是精加工、深加工能力强,浙江石化加氢能力占一次加工能力的120%;三是炼化一体化水平高,比如恒力石化、浙江石化化工原料收率均大于35%,汽柴油收率小于40%,而且企业的对二甲苯(PX)产业链具备整体优势;四是规划配备加油站,比如浙江石化规划了700座加油站,进一步延长利润链条。国内千万吨级以上炼厂由2010年的19座增至2019年的27座,炼油产业整体竞争力逐渐加强。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升级。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开炼油行业政策,为成品油市场化夯实基础。传统民营炼厂进口原油配额基本到位,实现向“油化并举”的调整转型。
  同时,外资资本加快进入石化产业,带来了资源、技术、产品,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沙特阿美等外资的加盟为华锦石化和浙江石化解决了上游资源;埃克森美孚宣布在广东建设原油裂解装置;巴斯夫计划在广东建设高端化工一体化基地;借助成品油终端领域全面放开,BP宣布未来5年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
  1月2日,壳牌中国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壳牌(浙江)石油贸易有限公司经商务部批准,获得了中国国内成品油批发资质。这是国际石油公司首次在中国获得成品油批发资质。未来,国营、民营及外资形成的多元供应格局不断将改革深化。
  随着市场化政策窗口的梯度放开,成品油价格市场化只待临门一脚。尽管当前成品油保供、储备已经具备一定能力,但是税收征管、质量监管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价格全面市场化后,炼油企业承压加大,亟待提升竞争力。零售环节微利运行,加油站和炼厂资产重回合理区间。市场将倒逼不合规、不环保、低端产能淘汰。
  成品油需求增长乏力
  航煤是唯一亮点
  2018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成绩单并不漂亮,预计2019年终端消费继续放缓,全年终端消费比2018年增长2%左右。其中,汽油终端消费放缓至4%左右,保持中速增长;柴油终端消费降低2%左右,再次由正转负;航煤终端消费保持9%左右,稳定增长。扣减隐性资源后,预计国家统计局口径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3.23亿吨,比2018年增长0.7%。
  保持了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乘用车销量负增长,拖累汽车整体销量或面临首次下降,是成品油消费下滑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内乘用车保有量达130辆/千人,市场已经进入起飞后期。2019年如无相关刺激政策出台,预计国内乘用车销量在2240万辆左右,比2018年降低4%,较前5年的8.7%年均增速明显放缓。2019年,商用车销量将再次下行,预计销量为430万辆,比2018年降低8%。预计2019年汽车整体销量2670万辆,比2018年降低5%。
  环保治理常态化对传统制造业扩张及货运产生压力,是拖累成品油消费的另一要因。《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对货运及货运结构作出规划,公路运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老旧柴油车淘汰步伐将会加快,新车燃料效率大幅提升。从2018年中开始,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一路下滑,11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为50.0,较5月的年内最高点回落1.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总体上不利于柴油消费。
  不过,航空运输业仍处于旺盛成长期,居民出行及快递业发展带动民航客、货运输继续增长,预计2019年民航客货总周转量在1340亿吨公里左右,比2018年增长11%,拉动航煤消费稳定增长。
  借助政策东风替代能源开花
  国内替代燃料发展呈现多元化加快发展态势,其中天然气、燃料乙醇和煤制油替代规模为前三位,分别占替代总量的60%、15%和15%。预计2019年替代资源总量3240万吨,比2018年增长15%左右,占成品油终端消费比重8.4%,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占比增量首次超过1个百分点。
  ●燃料乙醇或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提出坚持控制总量、公平准入,适量利用酒精闲置产能,适度布局粮食燃料乙醇生产,加快建设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开展秸秆、钢铁工业尾气等制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会议决定,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试点省份外,今年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乙醇汽油,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涉及全国70%以上汽油(9000万吨以上)。按照产能项目进展情况分析,估计2019年燃料乙醇消费量350万吨左右。如果2019年上述地区全部实施乙醇汽油,则可能导致当年汽油消费负增长。
  未来,燃料乙醇发展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方面产能投资建设不一定如期到位;另一方面燃料乙醇应用时尚存在热值较低、易腐蚀发动机、易造成进气系统产生沉积物,以及造成醛、酮类化合物排放等问题。从经济性来看,国际油价在60~70美元/桶以上时,粮食乙醇经济性表现较好。
  国内燃料乙醇还有很大的降本空间,目前成本大概在5000~8000元/吨,美国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最低达到4000元/吨左右。国家须调整燃料乙醇定价公式及税费成本,在反映其商品属性的同时,与替代品形成良好的价格联动,方可使燃料乙醇推广形成长效机制。
  ●“双积分”制助推新能源汽车发展
  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于传统汽车。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10万辆,比上年增长44%,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保有量285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3%。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我国推出“双积分”制。“双积分”制,即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政府将从两个方面对乘用车企业进行积分核算管理,“平均油耗”负积分可以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之间进行抵偿、转让等。简单来说,如果企业没有生产新能源汽车或产量不够,要想不遭到停产高油耗车型的处罚,就需要向其他制造商购买新能源积分,来补偿自己的负分。双积分制从2019年正式执行,倒逼车企加大新能源车型研发力度、鼓励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减少高耗油车辆的生产。
  预计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达到150万辆,比上年增长34%。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汽车行业的亮点,对油品需求的替代逐步增加。
  产能增加油品质量升级加大出口压力
  2019年两大民营炼化投产将带来约1000万吨成品油供应增量,远大于当年成品油需求增量600万吨,成品油过剩及竞争压力激增。
  一方面,或将造成成品油出口规模宽幅扩张,预计2019年国内成品油产量3.71亿吨,消费量3.23亿吨,出口量从2018年的4700万吨左右增加至5100万吨左右,增长9%。另一方面,如果受到国家出口配额限制,国内生产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恒力石化投产后,对山东地炼资源北上造成较大阻力,部分没有资质、能力小于200万吨/年的地炼面临关停风险。
  2019年我国企业还面临着油品质量全面升级为国6标准、部分地区乙醇汽油组分调整,以及船用燃料低硫化等政策的集中释放,调整生产方案、增加生产成本将对炼厂运行带来压力,市场多标准产品及隐性资源增加具有不确定性,成品油质量及税收监管亟须进一步加强。同时,乙醇汽油供应增加也加大了汽油挤出效应,船燃低硫化带来柴油以保税油形式出口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