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颁发2019年度科技创新功勋奖
行业要闻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颁发2019年度科技创新功勋奖

2020/1/1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0-01-16]1月8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文授予史云清、宗保宁两人2019年度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并号召全系统科技人员向他们学习,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科技进步工作中扎根一线、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为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公司做出更大贡献。今天,本报刊发两位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的主要事迹,以飨读者。
  从“干豆腐块”里采出天然气

  ——记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石勘院鄂北项目部经理史云清

  史云清正在查阅致密气开发材料。
  1月9日,胜利饭店。东胜气田精细表征及有效开发技术项目开题现场,一位中等身材的男子坐在前排,全神贯注地听着台上的人汇报,身子微微斜靠在椅子扶手上,时而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就是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北项目部经理史云清。此次开题的项目就是鄂北项目的子项目之一,旨在提高东胜气田老区已探明储量可动用率。
  近年来,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史云清作为中国石化天然气开发领军人才,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结合企业实际,主持编制了《中石化国内天然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石化国内常规天然气“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中石化上游科技发展规划》天然气部分等,致力于天然气开采核心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中国石化重点科技项目、重大生产建设项目16项,为中国石化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做出突出贡献,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史云清说,能获得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更要感谢现在这个天然气大发展的好时代。
  对工作的坚持,源自浓浓的家国情怀——
  “想想做的是对国家和企业很重要的事儿,干劲儿就又来了”
  鄂北项目的办公地在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57岁的史云清仅前往郑州的出差天数,就有100多天。
  中国石化天然气区块情况复杂,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大牛地气田等产气老区的探明储量可动用率须进一步提高。史云清带领石勘院天然气所科研技术团队,积极与华北油气分公司联合,结合储层情况,主持编制了大牛地大8-大10等6个重大天然气生产项目开发方案,带领团队开展特殊天然气藏开发核心技术攻关。
  “刚接触大牛地气田时,发现在这里的致密砂岩里采气就像从踩实了的干豆腐块里挤出水那么难。”史云清告诉记者。
  大牛地气田属致密低渗气藏,其开发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2011年,该区块直井开发已经没有经济效益,必须实施水平井整体开发。此前,我国并没有水平井整体开发气田的先例。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史云清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创新形成水平井整体开发关键技术。研发了首套集地质、气藏工程研究和经济评价于一体的定量选区评价技术,形成水平井整体开发智能优化技术,解决了提产控本、效益开发的难题。形成考虑储层及流体变化的剩余气定量描述技术,为调整挖潜、实现稳产提供了依据,为大牛地气田建成41亿立方米产能做出突出贡献。
  这几年,随着手上的项目越来越多,史云清身体亮起了红灯,医生劝他好好休息。“有时候也累,但想想在做的事对国家和企业很重要,干劲儿就又来了。”史云清说道。
  敢为天下先,锐意创新意正酣——
  “搞技术研究,不能有畏难情绪,一定要敢想敢干。不创新、不突破,搞科研还有什么意思”
  截至去年底,世界首个7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已安全稳定生产5年,累计生产天然气160亿立方米、硫黄124万吨。相关人士表示,元坝气田底下的储层就像伸开的五指,粗细不一样,长度、宽度、厚度也不一样,中间还有很多空隙,是世界上开发建设难度大、风险高的气田之一。
  为实现元坝气田的效益开发,西南油气分公司与石勘院开展联合攻关,时任石勘院天然气所所长的史云清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成员攻坚克难。
  “搞技术研究,不能有畏难情绪,要敢想敢干。不创新、不突破,搞科研还有什么意思?”史云清不停给大家鼓劲儿,他跟项目组成员干在一起,进行地质、地球物理、气藏工程多专业联合研究,最终创新形成超深复杂礁滩体精细刻画技术和基于生物礁滩结构模式的井型及轨迹设计优化技术,明确了元坝气田优质储层的发育部位,大幅提高了单井控制储量及产量,助力元坝气田全面投产。
  近年来,二氧化碳作为许多生产环节的副产物,其封存与利用成为集团公司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攻关方向。史云清带团队超前开展气藏注超临界二氧化碳封存与提高采收率利用技术攻关研究,首次建立起超临界二氧化碳-凝析气复杂相态体系和渗流评价方法,明确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提高凝析气采收率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出口端二氧化碳低于10%的条件下,凝析气采收率可提高7%~10%。该技术在已开发气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热血丹心沃新花——
  他今年58岁,培养后辈,让中国石化天然气开发技术研究后继有人,是他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1984年大庆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到中原油田从事油气开发工作,2006年,调至石勘院天然气所负责特殊天然气开发技术攻关,史云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
  “刚来石勘院时,我发现年轻科研人员更多的是深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地质的不太懂气藏工程,搞气藏工程的不太懂地球物理,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史云清说道。
  为更好培养一体化人才,史云清将地质、物探、测井、气藏工程、规划和经济评价等多学科有机融合,与相关专业研究所联合开展技术交流学习,让各领域专家分享经验,让年轻人有更多展示机会。带领的团队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创新团队称号,团队成员严谨已成长为天然气所副所长,贾英获得集团公司最美青工称号。
  团队成员郑荣臣学的是气藏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石勘院,对其他专业不够了解。史云清就经常给他分析,把测井曲线和沉积相图等资料拿出来,手把手地指导。“史总对开发的各个环节都特别了解,可以说,我的每个项目后面都有他的付出,但他从不挂名。”郑荣臣说。如今,郑荣臣已能独立承担综合性项目。
  2020年,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面临越来越多的项目,史云清有信心和团队一起,为天然气有效快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勇立创新前沿服务绿色化工

  ——记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石科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

  宗保宁(左一)和同事进行己内酰胺催化剂的评价实验工作。
  见到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话题自然离不开他的导师——已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最美奋斗者闵恩泽院士。
  在当年闵恩泽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宗保宁这样说:“如果说我在科研领域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宗保宁所说自己的一点成绩,是当年40出头的他,凭借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技术获得200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而闵恩泽院士坚持将宗保宁的名字放在第一位。
  回望过去,1963年出生的宗保宁感慨,他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新时代迎来了科技的春天。中国石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企业科研院所大有作为。宗保宁凭借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己内酰胺、过氧化氢、碳四利用等诸多重大项目,取得卓越的成绩,同时作为中国石化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培养了12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
  传承
  科技工作者要服务时代需求,搞好基础研究,甘坐冷板凳
  1985年,宗保宁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石科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师从闵恩泽先生,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在石科院工作,在中国石化工作了30多年。
  提到闵恩泽,宗保宁说,他至今仍保留着最后一次和老师汇报工作时的材料,老师的严谨细致和家国情怀时刻激励着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
  科研只有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时代,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从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己内酰胺、过氧化氢,到应对国6标准乙醇汽油挑战的碳四利用,宗保宁的每一个研究无不是服务于中国石化、服务于国家的最新需求。“了解了最新的需求,攻克它,必须要回到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需要坐冷板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付出不一定能换来同等的回报,这十分考验人。但集大成者都要经历这个过程。”随着阅历的增加,宗保宁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除了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专业知识,宗保宁还时刻谨记老师对于科研管理者的嘱托:给大家提供好的思想,帮助大家做成事,把团队组织好。和宗保宁共事了近20年的张晓昕对此深有感慨,好的科技工作者必须要做到学术民主,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近年来,宗保宁总是每天早上6点多到达办公室,项目有问题立马和同事前往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赢得尊重,也带领团队一起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创新
  己内酰胺产能提高了数倍,但是污染物接近“零排放”
  2019年12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88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也为破解“化工围江”贡献了新的解题方案,被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树立为沿江危化品生产企业异地还建的标杆。
  这个项目离不开宗保宁和他的团队在己内酰胺上取得的新突破。己内酰胺是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衣服、汽车轮胎等都离不开它。20世纪末,中国石化投资引入己内酰胺生产技术,但引进的技术并没有立刻给公司带来效益。针对这一困境,宗保宁和他的同事进行了多年攻关,终于在2008年实现一步法生产己内酰胺。他们在催化剂上寻求突破,将钛硅分子筛与浆态床集成用于生产环己酮肟,将纯硅分子筛与移动床集成用于环己酮肟重排,将非晶态镍催化剂与磁稳定床集成用于己内酰胺精制,同时从原子经济的角度引入氮原子,整个工艺流程得以简化,装置投资下降70%,生产成本下降50%,氮原子利用率近100%。
  但是宗保宁并未止步于此,他仍坚信己内酰胺反应过程还可以更优化,带领团队继续寻找更优答案。在他们的坚持下,新环己酮、过氧化氢项目接连获得成功。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过氧化氢项目,打破国外浆态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的封锁,通过新的技术,加氢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时有效减少了尾气排放、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
  如今,中国石化在己内酰胺技术上早已迈入世界一流。2019年,我国采用新技术的己内酰胺产能超过360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超50%,我国也由全部依赖进口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颠覆
  利用微藻减排氮氧化物并生产蛋白质,实现化工生产的氮循环利用
  绿色减排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永恒课题,其中尾气氮氧化物的处理一直困扰着企业。于是,宗保宁又一次提出颠覆性设想:用微藻生产蛋白质,同时减排氮氧化物。
  目前,我国对蛋白质的对外依存度仍超过90%,甚至高于熟知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而微藻则可以“吃”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产出蛋白质,用微藻减排可生产蛋白质,实现氮循环利用,不仅不用花钱处理了,还可以顺便解决老百姓“吃”的问题。
  然而,此前学界都困于微藻培育的“技术极限”:氮氧化物减排如何与微藻的生长和工业生产相匹配,这需要解决提高效率、减少占地、提高采收率等问题。宗保宁团队以小球藻和螺旋藻为主要培育对象,通过优化培养体系、完善硝酸用于微藻半连续光能兼养的养殖流程等,历经10余年的研究,最终成功开发了微藻脱硝组合工艺,实现化学脱硝与生物固硝的无缝耦合。
  如今,该项目已经在石家庄炼化、湖北化肥和催化剂分公司建成微藻减排装置,每减排1吨氮氧化物消耗10吨二氧化碳,并产出6吨藻粉。该项目因此获得2019年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研究一等奖,这是集团公司第一次将该奖项颁给生物类的研发项目。
  “只有原始创新,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灵魂、支撑国家发展的筋骨。我们石化产业需要更多颠覆性、前瞻性的科研创新,这就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存在的意义。”宗保宁说。